洪武三年設,但一直沒有正經兒的運轉,畢竟按著規矩,宗令以及左右宗正都得由宗室王公擔任,朱家沒有成年的宗室王爺,自然也就暫且擱置了。
有資格擔當宗人令的自然是年長的皇子,長幼有序總不能弟弟管著哥哥,若是正常來說,大哥身為儲君不當的話就是老二任職了,不過老二如今的狀態,無論是父皇還是大哥恐怕都有不喜了,那機會就很有可能落到他頭上。
宗人令掌皇族屬籍,修輯玉牒,奠昭穆,序爵祿,麗派彆,申教誡,議賞罰,承陵廟祀事宜,其權目前看來不大,但隨著宗室子弟不斷增多,這群天潢貴胄的生老病死榮辱興衰都離不開這個衙門,那時候權勢自然就大起來了。
朱棢靠坐在浴桶內,兩個宮女一襲薄紗伺候擦抹,這時候都已經濕透了,隱隱約約展示著自己嬌嫩的身姿。
朱棢也是血氣方剛的年紀,明日又不用在下地乾活了,自然也是打算好好發泄一下情緒,睜開明亮有神的雙眼,臉上浮現出那股令侍女迷醉的壞笑。
“爺~”
………………
朱標很快就回了東宮,不過沒回寢宮,而是先回了文華殿,有些積壓的書信需要看過回複,而且朱棢賑災的事情也要做些預防準備。
山西的貪腐情況不至於像陝甘那般過分,畢竟離京師不遠,但也就意味著有些雷霆手段不能隨意使用,從某種程度來說更麻煩了。
賑災這種兒事,其實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就地取材,殺官殺大戶抄家取糧,基本就能解決七成的問題。
去年朱標能如此順利的賑災,除了災民已經死去一批之外,還有就是因為官紳大戶貪墨積攢的糧食太多,這也是從古至今的傳統了,自古以來無論家境貧富,隻要有機會家家都會儲糧備荒。
豐年少吃點餓不死,災年就能借此多活一口。
劉瑾研墨,朱標提筆給山西沒受災的幾府知府都寫了封信,讓他們提前準備些糧食,如果楚王賑災時糧款有了欠缺,儘量幫襯上。
這幾府的知府不是東宮門下,但朱標也都是見過的,這時候以他自己的名義去信,效果必然是要遠超朝廷下達的公文的。
朝廷的公文自然是公事公辦,山西各府受災情況不一樣,但都不是太好過,隻是說比濟南萊州二府強些,在其位謀其政,他們自然是得先顧著自己治下的百姓,最多是意思意思。
而朱標親自去信就不一樣了,彆說有點富餘的糧食,沒有也會想方設法籌措一些,能跟太子儲君搭上關係人情的機會可是難得啊。
對朱標來說,此事不過舉手之勞而且還有利無弊,於內幫了老三,無論是自己父皇還是外臣見了都會高興,宗室諸王兄友弟恭大興之兆。
於外來說,自此也就給了那幾個知府同太子搭話的機會,往後逢年過節也有了給太子寫信表忠的由頭,能任一方州府大員的都是有些本事的,朱標也確實需要一些這樣的人。
他自己培養的嫡係都還年輕,也是需要一些過度的人手,未來地方改革,必然是需要眾多能獨當一麵的人,否則他們爺倆渾身是鐵又能打得多少釘兒?
朱標本來還打算給朱棢寫一封可以先斬後奏的書令,準備明日再請老朱加蓋玉璽,畢竟地方什麼情況也說不準,有時候殺人確實是最好的破局方法。
但信還沒寫完朱標就停筆了,生殺予奪之權乃是天子執掌的,暫時賜給奉命辦差的欽差大臣也可以,終歸隻是臣子,但貿然給一個皇子親王不是好事。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