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大明第一太子最新章節!
檢查了下火漆封緘是否完好,朱標隨手拆開信封,這是高麗使團捎帶過來的,就是那個遇上風暴正使都被淹死,少部分人幸運的活下的高麗使團。
他們昨日到了京城,朱標本還以為這中間或許有什麼陰私齷齪,畢竟當下高麗的情況實在複雜,各方勢力衝突矛盾基本到了頂點,新任高麗王不過是個擺設傀儡。
但經過親軍都尉府的詢問探查,指揮同知蔣瓛親自向朱標確認此事純屬意外,這也說明了大海難渡,高麗離大明這麼近,一國使團都能覆海…
朱標細細看了一遍書信,這幾個月來朱標並沒有插手高麗的政務,因為沒什麼必要,而且在如此政局動蕩的局勢中,情況一日三變都屬平常,在溝通困難的情況下,朱標縱然走一步算一步也難以預判準確,還不如讓蔣思德姚廣孝他們隨機應變。
雖然情況複雜,但結果還是不出朱標所料,新王繼位但他的身份在上層不算什麼秘密,隻是眾人心照不宣罷了,重要的大明已經承認其為高麗新王了。
高麗王室自然不服,於是就成了新舊兩大派係的首要攻擊目標,他們並不在乎誰當王,反而認為新王先天不足王室內部爭鬥更有利於他們繼續把持權柄。
幾個月下來王室已經莫名其妙死了三個宗室王了,新任的高麗君主王禑也是被下毒重病了一場,好在救的及時沒死了,否則朱標可又要頭疼了。
這還隻是王室的死傷,高麗官場上的死傷就更狠了,辛旽掌權多年,不知多少人是走他的門路晉升的,現如今自然是要被清洗,背後有家族的還好,平民出身的可就難逃死劫了。
這也是傳統勢力對新興勢力的一次反撲,辛旽當年能起勢本就是因為恭湣王對把持朝政的貴族不滿,期望借外力打破僵局,製衡八方以為王業。
辛旽天然就同高麗貴族對立,執政期間自然是提拔了許多寒門平民這些同樣飽受貴族壓迫的階層人才,起用科舉及第、熟悉儒學的新進士人,如林樸、鄭夢周、尹紹宗等人。
朱標看著姚廣孝送來的名單,有相當一批辛旽黨羽都被他和蔣思德聯手保下了,有大明皇太子作為靠山,李仁任等人也不敢太過分。
這批人都是姚廣孝精挑細選出來的,他們倒沒有多認可辛旽的政策,但都對高麗現如今的局麵極端不滿,認為腐化到了極點,根本不是所謂的內部革新能夠解決的。
而且這些人也都對大明有極大的憧憬,認為明皇乃是天命所歸的真龍天子,是中原王朝正統的延續,也是他們真正的君主,必然會對藩屬國撥亂反正。
這其實才是主要的,朱標看著名單也很欣喜,這個數量要比他預估的要多上不少,想要完全掌控高麗,那麼必然要用不少高麗出身的士子,他們到時候能發揮的作用,不會亞於十萬大軍,是統治所必需的重要支柱,多多益善。
這要是多虧了儒家文化的入侵,多年來高麗所用所學所寫的都是傳自中原的,官學的影響力無疑會在未來發揮極大的作用。
這也是為何朱標會優先把目標放在高麗的原因,因為基礎已經打的太好了,在這個時代,說高麗是中原僻遠的一省也不為過。
不過謀國之事注定不會一帆風順,高麗雖然已經到了末期,王室失去了權柄,但世家大族的勢力卻是已經到達了頂點,上至京城的兩班大臣統兵大將,下至地方道府的官吏地主基本都是出身世家亦或是世家門仆。
他們或許是腐朽了,但他們的體量已經大到極點了,如果朱標不插手,任由他們發展,那麼高麗亡國之期不遠,但開創新朝的必然還是在相互妥協中勝出的世家,百姓是沒有機會的。
不過既然朱標盯上了,那情景自然那不一樣,高麗那邊也有聰明人,估計是看出大明籌謀吞並高麗的打算了,但奈何沒有辦法,索性準備趨狼吞虎。
姚廣孝信中言,李仁任正通過遼東的納哈出聯係草原,商議臣服也速迭兒,隻求庇護高麗不受明朝乾涉,可見其是準備走兩端外交路線,想讓草原與大明開戰,兩虎相爭必有損傷,到時候誰都無餘力乾涉高麗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