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誥命(2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4187 字 10個月前

無奈的搖搖頭回到書案內坐下:“非節非慶,高麗又派遣使臣進貢用意深遠啊,估計是知曉察罕來京的事情了。”

朱元璋隨手從書案抽出已經開了漆印的信紙,讓一旁伺候的太監遞過去:“高麗的國書同往常一樣,但這次多了一份高麗太後給你母後的信。”

朱標接過看了一遍,內容平平淡淡,多是恭敬的問候之言,也有敬頌馬皇後昔年事跡,其中還問候了太子妃,最後言辭懇切的表示希望能收到大明皇後娘娘的回信。

朱標歎道:“病急亂投醫,看來明德太後是想試著保住高麗沈王脫脫不花的小命了,可惜局勢至此,脫脫不花必死無疑。”

隨手將信紙交給富貴讓其送到坤寧宮,這種關乎兩國朝政的大事,馬皇後向來不會乾預,外人怎麼可能比得過自己的丈夫兒子呢。

其實從李仁任聯合高麗宗室想要迎回脫脫不花的時候,就注定了此人的命途,朱標不會容忍自己的布局被人肆意打亂,縱然納哈出不配合,朱標也有辦法殺了脫脫不花。

問題就是願意付出什麼代價而已,遼東劉益、高家奴、也先不花的歸附可不僅是讓大明在遼東的掌控更進一步,也讓親軍都尉府趁勢滲透了金山,殺掉納哈出不太現實,但殺其他人還是有把握的。

上位的朱元璋沒有理會兒子的話,對他而言高麗蠻夷藩國而已,值得惦記的就是養馬采參乾的還不錯,總算有點用處,但若是兒子想玩練練手,那就由他去吧。

朱標也不再多言開始批閱起麵前的奏章,剛翻開第一份就感覺太陽穴一跳,大都督府奏報西安河蘭諸處極邊苦寒二十萬戍卒良苦已久,請求朝廷調撥餉銀三十三萬四千四百餘兩,綿布十四萬七千七百餘匹。

錦布倒還好說,朝廷自有儲備,可銀子戶部應該是沒有了,就是有也早就有歸屬安排了,隻是還沒調撥出去暫存國庫而已。

這種一般都是直接打回,讓大都督府去同戶部重新商議,銀子不夠就用其他物資補貼,總能糊弄過去的,所謂縫縫補補又三年就是如此了。

但朱標肉痛片刻還是準備允了,開國至今朝廷官員俸祿定的少,守邊戍卒就更不用說了,前幾年都是緊著南北二軍,對其他地方駐軍是欠關心了些,總這樣也不是辦法,總得讓人吃頓餃子。

其實還是手上有錢了,好在前幾日從幾大商幫搜刮些銀子,否則朱標也拿不出這麼多,莫名的發現他真是存不住錢的命,多少銀子過遍手就都沒了。

不過可不能答應的這麼痛快,要是讓朝中那些家夥知道太子爺手上還有餘糧,那明日需要調撥的糧款可就是數以百萬計了,左右是花儲君的錢,誰也不會心疼。

兵部奏報,兵部主事彭恭、瀘州守禦指揮彭萬裡集四川明氏舊校卒將尉二千六百六十人為軍,奉征南大將軍命出征貴州討伐叛逆不臣。

原屬於明氏的軍中將校被整合成一軍,這是兩個月前劉伯溫的密奏上就曾說的過的謀劃,這些人一死明氏的根基也就徹底消失了。

彆看明升攜帶著絕大多數明氏子弟赴京,但還是有那麼幾個偏枝子弟還在依托巴蜀天險負隅頑抗的,屢剿屢勝但就是殺之不絕,可見是離不開有心人的幫助。

其中定然是有無辜之人,但無論是劉伯溫還是湯和都沒有心情將精力浪費在他們身上,索性直接送到雲貴剿匪,活下來的才有資格談忠誠與否。

中書省奏報,計湖廣廣西江西山東狹西山西河南七行省,是歲鐵課凡八百五萬六千四百五斤,池州府銅課一十八萬斤。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