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項莊舞劍(1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4355 字 10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大明第一太子最新章節!

隨著禦史楊嘉引經據典慷慨激昂的話語,方才還奮力為高啟開脫的官員們已然汗流浹背了,越來越後悔方才的一時衝動。

但話已經出去了,想要當個屁讓大家都不計較是不現實的,朝堂上哪有你鬻矛譽盾的餘地,隻能咬死是欲加之罪,畢竟嫉世憤俗的狂人自古有之,也不缺高啟這一個了。

隻是他們還是沒弄明白此事背後的真意,現在已經不是洪武元年政局不穩天下民心未附的時候了,還來為元朝守孝的路子博取名望,可不僅僅是要流放漠北的處置了。

奉天殿內的氣氛逐漸膠著起來,但皇帝依舊沒有表態,朝堂上的幾位大員也是同樣如此,一副恭聽聖裁的模樣。

一個時辰後早朝結束,文武百官成群結隊朝著奉天門走去,沒有了平日裡的談笑風生,各個緊皺著眉頭不言不語。

他們爭辯不休但聖上卻隻是說了句已經派遣監察禦史前去徹查,等有了結論再談此事,頗有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但也是如此他們就越是不安。

等過了奉天門官員們才感覺緊繃的心弦鬆緩了一些,相互拜彆各自朝著自己任職的府衙走去,不管怎麼說該乾的還得繼續乾,耽誤了正經兒差事聖上可就不會跟你繞彎子,這輩子都不用在擔驚受怕了。

武勳們瞧著熱鬨嬉笑打鬨,也就是徐達回來了,否則早就忍不住去調笑他們了,人生最歡快的莫不過看著聖上調教這群清高自傲的文人。

徐達皺眉回首嗬斥了幾句,武勳之中能獨當一麵都外放鎮守了,還留在京城的大多不是憨貨就是莽夫,聖上放心不下才留在身邊看管,可想都是何等惡劣的脾性。

他們弄不清楚局勢,還以為是打天下的時候,還以為聖上是那個當年義氣當先的大帥,也不想想如今些許文人士子發牢騷都鬨出了今日的情況。

將來若是真要清算他們武勳這幾年明裡暗裡做過的事情,到時候該是多大的動靜,現在嘲笑彆人,到那時候人家會親手推你們下墳墓。

聽到徐達的訓斥一群五大三粗的漢子蔫頭耷腦的應了一聲,莫名的懷念起以前幾位大帥都奉命在外的自在日子,真好啊。

不提武勳們,一些東宮門下的官員盯上了通政使陳佑宗,這天下若問消息最靈通的,自然首推親軍都尉府,再然後就是通政使司了。

親軍都尉府的消息除了聖上之外,也就是太子殿下才有資格過問了,他們敢打探恐怕是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退而求其次就是通政使陳佑宗了。

這群人在朝中不算位高權重,基本都是昔年太子詹事府的官員,但自詹事承楊憲被誅,詹事府也在朝廷整合官署衙門的風波中被太子殿下親手取消。

不少人被下放地方為官,而他們則是運氣好留在了京城散入了中書省以及六部衙門之中,雖說詹事府已經不在了,但他們身上屬於太子的印記卻是永存的,所以平日依舊以東宮門下自居。

“陳通政留步,我等有事請教。”

陳佑宗其實是不怎麼想理會他們的,因為他現在心情也很不好,昨日他可是在太子麵前親口替魏觀求情的,本以為隻是地方官府與衛所之間的矛盾,沒想到竟會發展到今日的情況。

真是枉費平日謹小慎微,竟然沒察覺到此事背後牽扯如此之大,陳佑宗現在焦慮的就是太子殿下昨日是否因他的請求在聖上跟前替魏觀高啟等人說了什麼觸怒聖上的話。

雖說當今父子情深,但太子殿下畢竟是已經到了青壯之年,這天家父子終究是不同尋常人家,史上也不缺皇帝寵愛太子的例子,但那都是在其年幼之時。

但隨著皇帝年老太子漸長就變了,對皇帝而言,這世上唯一能名正言順威脅他的唯有太子儲君,其餘者再凶悍也不過是造反逆賊,名不正言不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