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北巡在即(1 / 2)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語 4199 字 10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大明第一太子最新章節!

朱標心中思慮但筆下卻是不慢,無論是有何人背後幫助,唐勝宗漂亮的完成了朝廷的差事沒假,那麼就該有嘉獎。

朱標按著以往的慣例著令中書省和吏部擬定嘉獎,工部著人去驗收城牆,當然,於此外又額外賞賜了一柄玉如意。

要知道在此殿內作出的任何批示,無論是朱元璋親筆還是朱標著墨的,傳達出去都隻是聖諭天心,所謂如意如意萬事如意,天要你如意,何人敢攔誰人又能攔?

唐勝宗陸仲亨還有費聚等一乾被排斥在外又同胡惟庸交好的一些勳貴侯爵也是時候拉回京城了,相必胡惟庸本身也不會放過天子離京出巡這種難得的好機會。

若不是江南之事鬨的太大,皇帝又苦心為太子鋪路,聖駕怎麼可能輕動,區區北巡衛所州府之事而已,朝廷有的是合適的人選。

在胡惟庸眼裡,這就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了,朱標默默的看著眼前的奏章嘴角微微上揚,也好,本也打算加快進程了,確實是好機會。

或許胡惟庸還在苦思如何哄著他同意將這一乾人等調回京城,但朱標卻早已決定予以配合,甚至不僅僅是這人員調動之權,更多的權利他都會下放給中書省。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他們父子都在京城的時候,縱然有意放權,可胡惟庸還是謹小慎微根本不敢有什麼逾越的舉動。

若不是皇帝皇後太子一齊離京會使天下動蕩朝政紊亂,朱標都想跟自己父皇母後北上巡遊了,不給胡惟庸一點空間,他是真的不敢。

此事暫放一邊,朱標繼續批閱其他各部送來的奏章,倒也無甚大事,就是叫苦不迭罷了,各部都有請命上諫被押入刑部大牢的官員。

無論什麼情況,朝廷各部衙門每日需要處理的差事就那麼多,現在官員少了,差事分擔到個人頭上的自然就多了,而不辦就是玩忽職守之罪,也難怪他們要叫苦了。

不過這種問題朱標也不可能立刻給他們解決,所以簡單的批複之後也就不管了,地方上的奏報才需要仔細看看。

楚王朱棢從山西基本是兩日一奏,親王賑災的效果顯著,朝廷隻是調撥了兩次賑災糧食就穩定了災情,如今朱棢正在組織青壯以工代賑,開荒田修水利。

朱標看的欣喜,朱棢是他舉薦去賑災的,當時還有不少禦史反對,認為楚王難當此任,如今辦的漂亮,朱標麵上也有光彩。

其實朱標本來也有些憂慮的,山西豪富大族不少,其中自然有不少是準備借此天災賤奪百姓田產的,如果朱棢被其所誘,朱標也隻能強製召回,到時場麵上就不好看了。

好在朱棢清醒,知曉眼前利益短淺,不足以受用,否則朱標也隻能把他打發到南洋了,還得重新培養一個宗令。

宗人府以立,隻是正經兒的親王們年紀都還小,所以由李貞這個長輩代掌,皇子公主們都在宮中教養,宗人府倒也沒什麼事。

但往後隨著皇子離宮公主出嫁,皇家子弟開枝散葉宗人府的責任就重了,李貞那時估計也力不從心了,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人。

這個位置能選擇的人其實不多,總得是年長的皇子親王才可以服重,按理說該是皇次子晉王朱樉擔任宗令,隻是朱標已經對這個弟弟失望至極了。

持身不正何以立綱紀,就朱樉的德行當了宗令,真真是怕教出一群無法無天的天潢貴胄來,到時候縱然朱標手不軟,也怕老朱馬皇後舍不得一眾孫兒外孫。

所以朱標一直屬意朱棢當這個宗令,往後幫他出麵治理皇親國戚們,賞罰分明使得他們知敬畏法度便好,在如何心硬的人,若不是不得以,誰願沾上親人的血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