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推開了孟海家的門,走了進去。
“相公,吾回來了。”婦人提高了聲音說道。
“玉蘭,你回來了。”孟海出了屋門,迎了出來。
原來這個婦人不是彆人,正是孟海的妻室,李玉蘭。
“你讓吾帶去的東西,已經交給嫂嫂了。”李玉蘭說道。
“唉。”孟海輕歎一聲,“兄長他走的太早,留下嫂嫂這孤兒寡母的,咱們能幫襯的就儘量幫襯著。”
“應該如此,相公你若遇陌路時,都經常施以援手,更何況是自己的嫂嫂。”李玉蘭說道。
“畢竟吾去的話,不太合適,所以就有勞夫人了。”孟海說道。
“哪裡的話,這本就是吾分內之事。”李玉蘭說道。
“新兒那孩子,又長高了吧?”孟海問道。
“幾天前你才見過,哪有長那麼快的。”李玉蘭嗔道。
“是啊,是啊。”孟海撓了撓頭,說道,“夫人知道,吾一直視新兒為骨肉,這幾日不見,便像是隔了許久一樣。”
“知道你喜歡孩子,隻可惜,吾太不爭氣,也沒能給你生下個一男半女的……”最後幾個字,李玉蘭說的有些嗚咽,眼圈也有些微微濕潤。
“你看你,又來了不是。”孟海說道,“有沒有孩子,這都是命數,也許是緣分未到,一旦緣分到了,夫人還不給吾生個十個八個的。”
“嗬嗬……”李玉蘭破涕為笑。
“好了,進屋裡說吧,外麵風涼。”孟海說道。
李玉蘭點點頭,跟著孟海進了屋子。
夫妻二人的對話,一字不落的進了荊軻的耳朵裡,荊軻的心裡也放心了許多。
荊軻從樹枝上跳了下來,落地並沒有什麼響動,女嬰的眉頭也動了動,但並沒有醒來。
“這裡便是你的新家了,他們便是你的父母。”荊軻用隻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說道,“吾會時常來看望你,陪伴你成長,待你長大後,希望你能更好的完成你的使命。”
女嬰的頭動了動,似乎是點頭在回應荊軻。
“那便就此暫彆吧。”說完,荊軻來到孟海家的門口。
荊軻整理了一下繈褓的邊角,緩緩地將女嬰放在了地上,然後再不忍多看一眼,快速地轉到了孟海家的後門。
似乎是離開了溫暖的懷抱,又或是感覺到了所抱她之人的離開,女嬰睜開了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哇……哇……”女嬰離開了溫暖的懷抱,哭了起來。
“什麼聲音?”孟海看了看李玉蘭,問道。
“好像是……”李玉蘭用心地聽著,“好像是嬰孩的啼哭聲。”
“出去看看。”孟海快步打開房門,幾步便穿過了院落,推開了外門。
李玉蘭緊跟在後麵。
外門打開的一刹那,夫妻倆同時將目光定格在地麵的繈褓之上。
孟海快步上前,一把便抱起了嬰孩。
李玉蘭也跟了過來,看向繈褓中的嬰孩。
奇怪的是,女嬰一進入孟海的懷抱便不哭了,還瞪著大眼睛看著夫妻二人。
夫妻倆同時四處張望,看是不是什麼人不小心遺落了嬰孩,可是,什麼人都沒有看到。
“檢查一下。”話音還未落,李玉蘭已經伸手接過了繈褓。
孟海打開了繈褓的一角。
“是個女嬰。”李玉蘭說道。
孟海則拿出了荊軻放進去的那個錦帕。
打開錦帕,裡麵是快玉佩,孟海拿起玉佩仔細端詳。
“錦帕上還有字。”李玉蘭提醒孟海道。
孟海將錦帕打開,看見了正中的一個“薑”字。
翻過來看,又見到一排小字,寫道:“父母已亡,望有心人結其善緣,將其撫養成人,玉佩為酬謝,感激不儘。”
“相公。”李玉蘭聲音有些顫抖,“看來此女與咱們有緣啊,咱們……咱們有孩子了。”
孟海用力地點了點頭,然後轉身拱手看向天際,說道:“蒼天有眼,賜吾後世子孫,吾必悉心養育,視如己出,將其養大成人。”
說罷,孟海又看向了女嬰,喜不自禁。
“相公,給這娃兒起個名字吧。”李玉蘭說道。
“這錦帕上有一個“薑”字,想必其父原本姓薑。”孟海略微思量了一下,“不如,就叫她孟薑吧。”
“孟……薑……”李玉蘭念叨著,“好名字!”
“夫人,進屋去說吧,彆吹病了孩子。”孟海說道。
李玉蘭點點頭,抱著孟薑便往屋裡走,好像生怕有個人出現,要走了孩子。
孟海關上外門,也跟著進了屋室。
荊軻從牆後轉了出來,看著外門,長舒了一口氣,然後直奔來時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