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金銀替代品(2 / 2)

救世秦皇 塵心追月 6506 字 9個月前

李斯卻底氣十足地說道:“王上莫要心急,咱們從幾個方麵入手,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嬴政知道李斯是在賣關子,喃喃說道:“總之這送瓷器的建議是你提的,能不能行得通,便全依了先生吧。”

“好說。”李斯笑著看向景凡,說道,“景班主,在你看來,這瓷器還可以再堅固一些麼?”

景凡思量了一下,說道:“若是原料的配製沒問題得話,那便是火候和流程上的事了,多些時日倒是可以試將出來。”

李斯清了清嗓子,說道:“製造這瓷器,與製作陶器可不相同,製瓷必須要用瓷土,並且需在練泥時儘可能地去除雜質,火候的溫度也要提高一些,對於釉質也要把控的均勻,你依照此法,回去再試一試。”

嬴政好奇地問道:“若是依先生所言,再製出的瓷器,豈不比眼前的這些更為美妙?”

李斯說道:“定然如此。”

嬴政摩拳擦掌,很是期待的樣子。

李斯又看向趙高說道:“趙總管,古承宮那邊,能抽調回多少景窯的工匠?”

趙高頷首說道:“依工期來看,便是都抽調了回去,時間也是充裕,畢竟可以補充普通的工匠進行善後。”

“好,那便將古承宮那邊的工匠們都儘數送回景窯。”李斯說道。

趙高沒有答話,看向嬴政,心道:這工匠們才征調過來幾天,卻要全都抽調了回去,畢竟古承宮也不是小事,且看看王上怎麼說罷。

嬴政卻是想都沒想,很爽快地說道:“就照先生說的辦。”

趙高這才領了命。

李斯又繼續說道:“還有一事,需要勞煩趙總管。”

“李大人請講。”趙高拱手說道。

“這古承宮已在收尾的階段,需命人多收集些木頭的碎屑,然後打磨成細粉,宮中所用的棉花,碎布之類的,也儘可能的多準備些。”李斯說道。

這次沒等嬴政詢問,趙高便好奇的問道:“要來這些物事,是為何用?”

李斯指了指麵前木箱中的棉花說道:“這不是就在眼前麼,這些瓷器的旅途遙遠,放了這點棉花可不夠用,隻怕打碎的更多。咱們用木條將每樣瓷器隔了開,再將木屑、棉花、碎布填滿了木箱,瓷器四周碰不到硬物,自然破碎的幾率就小了許多。”

眾人這才頓悟,連聲稱妙。

李斯頓了一頓,又繼續說道:“列國的都城,距離鹹陽各不相同,先做出的瓷器應先送往最遠的燕、齊兩國,其次是中距離的趙、楚,最後才是魏、韓。而每個使臣隊伍後麵都應多跟著兩組車輛,進城之前開箱檢驗,將碎掉的換回即可,這樣損耗小的後備車輛也可補充距離較近的損耗較大的使臣隊伍。最後定要將碎片也帶回來,且不可丟棄在途中。”

景凡連連點頭道:“若是留了碎片,列國便可能會去研究製法。”

趙高問道:“難道送了這麼多的成品,列國卻不能研究製法麼?”

嬴政用手指點了點趙高,笑道:“虧你還自詡是個聰明人,這麼稀罕的物件,誰舍得打碎了,不打碎,便沒法研究。再說即使打碎了,也不見得會弄清楚什麼。”

趙高略顯尷尬,連連稱是。

“即便研究了,倒也不怕,料他們十年八年的也未必有所進展,而到那個時候……”李斯說到這裡停住了。

嬴政與李斯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嬴政又問向景凡道:“按照先生所說的方式,可能製出足夠的數量麼?”

景凡思量了一下,說道:“若是在古承宮的工匠都回來的話,應該問題不大。”

“好!”嬴政說道,“就按先生說的辦,不過,隻送瓷器畢竟不妥,珠寶,馬匹也送一些吧,若是瓷器的數量不足,最後的魏,韓兩國便送些其它的湊數吧。”

提到魏國,趙高在旁邊提醒道:“王上之前將魏國公主送回了魏國,聘禮之中並未涵蓋魏國,可國禮卻又帶上了魏國,不知這是為何。”

這是昨日呂不韋的意思,嬴政想到雖說這次沒娶魏國的公主,但事情卻不能做的太絕,請帖和國禮該送還是得送。

“此次對於魏、趙的戰事未曾開啟,而如今寡人欲想這幾年內積蓄國力,不再對外征戰,所以這國禮嘛,算是雙方的一個台階罷,圖個喜慶。”嬴政平和地說道。

趙高明白了嬴政的用意,也就不再說什麼。

嬴政對景凡說道:“仿製物件的事,等到備齊了國禮之後,再運行吧,不可誤了政事。”

景凡知道此時趙高在場,有些事嬴政可能不便言明,沒再多問,躬身領旨。

叩拜了嬴政,三個人各忙各的去了,屋子裡隻剩下嬴政暗自竊喜。

用瓷器代替了金銀,便減少了一大筆的國庫支出,呂不韋的私黨終於即將浮出水麵,而列國也會出現秦國可以利用的貪財之人,唯獨是所娶的公主有些過多,想想南蘇和胡羽兩位公主,嬴政不由得腰間一酸。

這時從門外傳來了腳步聲,小太監常順拜禮道:“稟王上,呂相邦送來消息,王賁將軍從邊境班師回來了,還帶回了蒙恬將軍,預計未時過半到達城外。”

嬴政心中奇怪:算日子,王賁是該抵達鹹陽了,不過蒙恬與他怎會遇到了一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