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怎麼會這樣(2 / 2)

救世秦皇 塵心追月 7002 字 10個月前

沉默了片刻,孟林才說道:“不管這事情會不會發生,小心點自然最好,若是呂不韋沒有動靜,咱們也不會損失什麼。”

“不錯。”嫪毐微微笑道,“本侯也是這麼覺得,這才奉了太後的旨意,前往鹹陽,保衛王宮。”

說罷,嫪毐從懷中拿出了一副金黃色的錦緞,小心地遞給孟林。

孟林展開來看,不禁眉梢跳動,眼睛也瞪圓了數分。

這是太後趙姬所頒布的旨令,下麵,還明晃晃的蓋著太後的印璽。

孟林剛要起身參拜,卻被嫪毐一把拉住。

“孟兄,此事隱秘,無需拜禮。”嫪毐壓低了聲音,說道。

孟林點了點頭,將旨令遞還給嫪毐,說道:“既然是隱秘,那侯爺又為何要告知在下?”

“嗬嗬。”嫪毐笑了笑,說道,“當然是對孟兄有事相求。”

孟林擺了擺手,也同樣笑道:“侯爺可是高看孟某了,孟某隻是個小人物,登不得大雅之堂,這宮廷中的事,不知曉也罷。”

“孟兄誤會了。”嫪毐說道,“這宮廷中的事情,自然是由本侯親自解決,至於櫟陽這裡……”

“怎麼樣?”孟林略有些忐忑的說道。

“這裡,隻需孟兄找上些合適的理由,讓王上在櫟陽多住上個三五日,可否?”嫪毐用求助的語氣說道。

孟林不明所以道:“這是為何?”

嫪毐當然早已想好了說辭:“實不相瞞,本侯在帶人馬趕到鹹陽的時候,需要一些時間暗中準備一番,而若是還未等準備就緒,王上便在雍城已經行起冠禮,那呂不韋若是起事的話,本侯定然會措手不及。所以,想辦法拖延王上幾日,本侯也就自然可以有時間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孟林有些狐疑地問道:“此事,為何不直接告明王上?”

嫪毐苦笑著輕歎了一聲:“隻怕若是明著告訴了王上,呂不韋那

邊,或許就會有所察覺,那樣一來,後果難料啊。”

孟林低下頭,短暫思索了一下,終於點頭說道:“也好,為了便於侯爺暗中行事,孟某便想些法子多留王上兩日,至於王上怎麼做,那就不得而知了。”

“嗬嗬,孟兄儘力便好。”嫪毐笑著從懷中又拿出一個錦袋,遞向孟林道,“這是太後的一點心意,請孟兄笑納。”

孟林當然不肯要,然而卻盛情難卻,也隻好收下,但卻並沒有打開來看,不過摸其形狀,應該是一塊價值不斐的玉飾。

“嗬嗬,有孟兄相助,本侯便也放心了。”嫪毐站起身來,說道,“時間緊迫,不宜久留,本侯告辭。”

孟林急聲說道:“侯爺且慢。”

嫪毐轉回身道:“孟兄還有何事?”

“聽聞櫟陽城內無故多了許多異地的百姓,想必,那些應該是侯爺的人吧。”孟林問道。

“嗯,不錯,是本侯帶來的。”嫪毐說道。

孟林拱手道:“還望侯爺手下的軍士,不要驚擾了城中的百姓。”

“孟兄放心,修整完畢後,本侯自會帶他們連夜出發。”說罷,嫪毐帶著拓跋海揚長而去。

待嫪毐走遠了,孟林轉過頭看向管家,問道:“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管家琢磨了一陣,說道:“怪,有些怪,但怪在哪裡,吾也說不上來。”

“果然,你也覺得事有蹊蹺。”孟林說道。

“那老爺,真的要按他說的去做?”管家問道。

孟林輕輕搖了搖頭,說道:“雖然吾與這嫪毐素有往來,但也隻是生意上的關係,況且,若是他偽造了信物,那所犯的可是欺君之罪,咱們犯不上跟著一起跟他趟這灘渾水。”

言語間,似乎孟林已經有了打算。

嫪毐與拓跋海出了孟府,專挑路窄人稀的小路返回城外的臨時營地。

“侯爺,你覺得孟林,他真的會想辦法拖住嬴政嗎?”拓跋海低聲問道。

嫪毐並沒有放緩腳步,看了看拓跋海,說道:“你覺得呢?”

“吾覺得,未必。”拓跋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嗬嗬。”嫪毐似是自嘲一般輕笑道,“本侯也是這麼覺得。”

“啊?”拓跋海不解,為什麼嫪毐明知孟林不會幫忙,還要去求助於他。

嫪毐解釋道:“咱們的軍士雖然都已經喬裝為百姓,可是人數畢竟太多,又在櫟陽城內采買了不少的糧餉,想不被人察覺可是太難了,與其叫人猜疑,還不如直接將緣由說出來,也免得咱們前腳剛走,嬴政後腳就派追兵趕上咱們。”

“還是侯爺想得周全。”拓跋海終於明白嫪毐的用意,接著問道,“那咱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嫪毐略微思忖後說道:“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你帶著半數的人馬,在北城門外集結,然後順著北方的線路行進;本侯帶著剩下的人,在南城門外集結,然後順著渭水一直向東行進。三日後,咱們在鹹陽西門外二十裡處集合。”

“好!末將這便回去準備,明日一早出發。”拓跋海說道。

“不。”嫪毐果斷地說道。

拓跋海剛剛轉動的腳步停在了原地。

嫪毐看向東麵,陰測測地說道:“讓弟兄們今晚不要休息了,趁著夜色,繞過嬴政的大營,即刻出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