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上陣父子兵(2 / 2)

救世秦皇 塵心追月 8083 字 9個月前

四長老的部族兩側,是早已就緒的弓箭手陣列,為了壓製秦軍的飛弩營,他們早已箭在弦上。

一聲令下後,義渠的萬名弓箭手同時鬆開了自己的箭羽,果然是萬箭齊發。

頃刻間,密集的箭矢有如疾風暴雨般砸向了秦軍的陣營。

可尷尬地是,幾乎所有的箭矢都被那巨大的盾牌所格擋,沒傷到一個秦軍。

這和預想的,也不太一樣啊。

四長老皺起了眉頭,管他的,雖說沒有傷到秦軍,但不讓他們放箭射馬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想到這裡,四長老命手下部族加快戰馬的速度,快速衝殺地方陣營。

五長老見四長老疾馳向前衝去,也是緊隨其後跟了上去。

就在義渠騎兵奔到離秦軍不足五十丈的距離的時候,後麵己方的弓箭手怕誤傷了騎兵,都停止了射擊。

而就在箭羽消失的一刹那,蒙家軍的步卒從盾架的裡麵鑽了出來,拿出絆馬索,齊齊地向來勢洶洶的義渠騎兵甩投了過去。

與剛才的箭羽類似,這次是萬枚絆馬索一起扔出,那陣勢要遠比箭雨駭人得多。

隻見這些絆馬索,很多都是擊向同一目標,有的纏住了馬腿,戰馬應聲倒地;有的石塊擊中了馬頭、馬的眼睛,被擊中的戰馬大多驚慌失措,或是放慢了腳步,或是跑偏了方向。

後麵的騎士見狀,連忙用手中的大盾牌進行抵擋,可顧上顧不了下。

又是一波絆馬索仍來,義渠騎兵又被絆倒了一大片。

雖然被打亂了節奏,但四長老和五長老的部族眾多,略作調整之後,繼續向前衝擊。

被絆倒的戰馬,則多數被其主人在摔倒之後,摸爬過來,鬆開了鎖扣,站起來繼續向前衝。

《仙木奇緣》

但也有不少的戰馬在摔倒的時候受了傷,或是被後麵的戰馬踩踏,失去了行動的能力。

前赴後繼中,義渠騎兵終於突擊到了秦軍步卒陣列的前沿,卻就見一個個長戟從那盾架之中伸了出來。

跑在前麵的義渠騎兵用鋼刀砍向盾架內的秦軍步卒,但卻被盾架所阻擋,而自己的戰馬卻被下麵的長戟割斷了馬腿。

有的騎士操縱著戰馬,揚起前蹄,向盾架踩踏過去,可不少的盾架卻是越踩越結實,但戰馬卻被後坐力震翻在地。

與此同時,秦軍後

麵的步卒,開始向陣中放箭。

以往,在雙方進入混亂的肉搏戰之後,為了避免誤傷自己人,所以雙方都不會施放弓箭。

可這次不同,秦軍的步卒都躲在盾架裡麵,即便再多的箭羽飛射過來,他們也不怕。

義渠騎兵這邊可就難受了。

他們一邊要抵擋從上麵射來的弓箭,一方麵還要提防下麵戰馬的腿被割斷,還要時不時地留心那長戟向自己戳過來,忙得不可開交。

義渠的戰馬更是難熬,大概是天性,馬最愛惜自己的四肢,很多戰馬見到自己的同伴被割斷了馬腿,都嚇得驚慌失措,有的在原地打轉,有的向後倒退,口中還不停地發出類似害怕的嘶鳴聲。

摔下來的義渠勇士,也是不敢輕易動彈,隻是用盾牌阻擋著箭雨。

就在義渠的戰馬一匹接著一匹倒下的時候,之前跑向兩側的秦軍鐵騎,分彆從左右兩側,向著義渠騎兵的側後方衝殺過來。

秦軍放射的箭羽終於停止了,義渠騎兵好不容易緩過口氣來,卻又受到了秦軍鐵騎的衝擊,頓時又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麵。

雙方的騎兵混戰在一塊,戰馬倒下,落在地上的義渠勇士與秦軍的步卒也廝殺在了一起。

然而,原本還在人數上占據優勢的義渠騎兵,因為戰馬的損失,人數已經處在了下風。

索林見勢不妙,連忙下令三萬中軍向前衝殺,又令羌瘣率軍從側翼突襲。

卻就在此時,就見秦軍的斜後方又殺出一支騎兵,疾若閃電般從中間的空檔穿過,而這支騎兵手中所持的,赫然便是飛弩!

飛弩營終於出現了,可是,這次卻騎了馬!!

這不科學啊……

隻見飛弩營分裂兩排,左邊的這一排,騎射中射倒了戎狄中軍的戰馬一片;右側那排,則在穿梭中擊中了前軍的弓箭手無數。

飛弩營魚貫而過之後,快速向另一側奔馳而去。

索林見又在飛弩營手中吃了虧,氣得哇哇大叫,轉而令中軍轉向,追殺飛弩營。

飛弩營呈扇形隊列向前飛奔,但仍不忘向後射出飛弩。

義渠戰馬雖然帶著樹皮做成的“圍巾”,但索林卻錯誤估計了飛弩的力道,他以為那飛弩與平常的弩箭沒什麼區彆。

可是,這僅僅百丈多的距離,一枚枚的弩箭如長矛一樣刺穿了鬆嫩的樹皮,紮進了戰馬的皮肉之中,隻不過,刺得沒有那麼深而已。

戰馬哪裡忍得了這樣的疼痛,紛紛栽倒在地,雖然大多沒有斷氣,但也失去了戰力。

這情況,與三長老的遭遇沒有什麼區彆。

更可氣的是,這次飛弩營騎了馬,雙方始終保持著這樣的距離,義渠的戰馬,不斷地在折損。

義渠的勇士紛紛舉起長弓反擊。

可是,一個是順勢向後射,一個是頂著風向前射,這射程自然有所差彆。

大多數義渠的箭矢,都落在了飛弩營的馬後。

義渠中軍的戰馬,不斷地損耗著,卻又拿飛弩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

不隻是索林,幾乎所有的義渠中軍勇士都被氣得暴跳如雷。

終於,飛弩營的弩箭快要耗儘了,弩箭射來的數量稀疏了起來,義渠的戰馬消耗過半,不過仍有一萬多的數量。

見飛弩營即將耗儘弩箭,義渠勇士們不禁心頭一震,同時哇哇大叫著抽打著自己的戰馬加速追擊。

就在這時,前方出現了一支服飾較為特彆的隊伍,為首之人相貌堂堂,威武不凡。

隻聽此人大喝一聲:“都說打仗親兄弟,蒙毅,哥哥來助你啦!”

此人正是蒙恬!

他身後的,是終於得以一展身手的三千“我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