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將驪山托付於姬發之手,帶著少許人馬返回鹹陽。
一路上,嬴政都是默默不語,似乎一直在靜心思考著什麼,隻有在全軍休息吃飯的時候,才與他人說說話。
回到鹹陽,嬴政簡單處理了一下政務,然後便獨自走進了密室,再次沉心思考了起來。
第二天的朝議上,處理完了政事,嬴政命司馬傑,蒙恬,蒙毅,尉繚還有李斯來到了書房之中。
「趙高,將房門關上,然後你也過來坐。」嬴政對趙高說道。
趙高應了一聲,關上房門,然後坐到了李斯的身旁。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嬴政身上,都知道秦王將這些人聚在一起,顯然是有事相商。
嬴政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寡人將你們聚集於此,是有些大事要宣布,而其驚世駭俗的程度,想必各位定然很難相信,也很難想象。」
「這是一個重大的隱秘,其中不僅僅關乎社稷安危,更關乎拯救整個的天下蒼生,若是你們中哪個不想參與,請自便吧。」
眾人互相看了看。
「王上這麼說,就太見外了,彆人不敢說,蒙家兄弟二人的命,早就是王上的了。」蒙恬率先說道。
「對啊,王上這麼說,是不把咱當兄弟了。」蒙毅接著說道。
司馬傑也說道:「王上既然要做更宏偉的大事,我等跟隨著便是,定然不會知難而退。」
「不錯。」尉繚說道,「微臣能參與其中,已然是求之不得。」
趙高剛要開口,卻被嬴政阻住:「好了,你們的心思,寡人明白了,但寡人要說的,實在是過於匪夷所思,你們要做好了思想準備,並且,以後還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絕不能對外泄露半分。」
眾人又互相看了看,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好,隨寡人去密室。」
眾人起身,跟著嬴政走進了那間最大的密室。
坐定之後,嬴政將暗格打開,率先拿出一把金燦燦的寶劍,然後平放在了案幾上。
眾人的目光,頓時被亮閃閃的劍身吸引了。
都說女人對黃金沒有免疫力,男人其實也不例外。
「這把金劍,你們有的人見過。」嬴政輕撫著奪目的劍身,說道,「而它真正的來曆,似乎隻有李斯知道。寡人也從未敢提起過。」
「現在寡人告訴你們它的來曆,這把金劍,乃是當年黃帝在掌握了「我器」的製法之後,將黃金混合於合金之中,利用那高超的鍛造工藝所鍛造的一把絕世名劍,名為軒—轅—劍!」
雖然在聽到黃帝時就有所預感,但最後「軒轅劍」三個字從嬴政嘴裡說出來之後,在座的眾人都是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
鏘啷一聲,金屬摩擦的聲音劃過耳邊。
嬴政拔出軒轅劍,說道:「但這把軒轅劍,卻並非是在驪山的那間密室所得,而是在第二層的武王陵中尋到的。」
眾人又端正回了身體,目光片刻不離看著嬴政手中金色寶劍。
「想必,大家都曾經聽說過一個傳說。」嬴政拿了一個錦緞擦拭著軒轅劍,說道,「得此劍者,必得天下,而後來的堯舜禹湯,均得此劍,而都真的成為了一代帝王。」
「這麼說來,王上將來也一定會一統四海,成為尊了?」蒙恬頗為驚喜地說道。
「在結果上,或許會是這樣,但是……」嬴政停頓了一下,說道,「在對於這個傳說的理解上,世人的邏輯,被刻意扭轉了。」
蒙恬和司馬傑瞪大了眼睛,思索著嬴政的話。
「所謂上古的這些帝王,其實並不是通過搶奪,或者是通過機緣巧遇此劍
。」嬴政放緩了語速說道,「真實的情況,是他們繼承了相關的血脈,而被授予此劍!」
「寡人得此劍,亦是如此!」
密室中瞬間安靜下來,就連呼吸的聲音都沒有了。
嬴政環視了一下,與每個人的眼神都進行了最直接的交流。
而眾人的反應,果然不太一樣。
蒙恬頗為興奮,似乎對嬴政的忠誠,又多添了幾分。
蒙毅則和司馬傑差不多,眼神頗為迷幻,似乎還處在震驚之中。
趙高張大了嘴巴,又晃了晃自己的腦袋。
尉繚卻相對沉穩,似乎早有預料。
嬴政輕彈了一下劍身,將眾人的精神又集中在一處。
「呂不韋曾有所猜測,他說江山的把控,也就是軒轅劍的傳承,是炎帝與黃帝的後裔輪番掌管,他在府中讓各國文士編撰《呂氏春秋》,便是為了找尋關於寡人身世的迷底。」
「哦,對了,這件事你們也還不知道,寡人的母後,其實本是姬姓周王室的族人,其擁有著炎帝的血脈,而當年,正是被人刻意安排借呂不韋之手嫁於先王,而嬴姓一脈,則為黃帝後裔,所以寡人,是在出生之前,便有了繼承資格的人選。」
「這樣解釋,不知道你們能否理解?」
曆來,列國對君主的繼承權都看的極為重要,不但是血脈,就連嫡庶之彆,長幼之分,都看的極為重要。
所以,對於血脈傳承這件事,眾人並不是很難理解,隻不過區彆在於,炎帝和黃帝的後裔,輪流坐樁這一點上。
見眾臣子陸續點頭表示理解,嬴政這才又說道:「擁有這個傳承資格的人,被稱為天承者,而天承者的責任,卻不僅僅是一統四海,還百姓安寧這麼簡單。」
「蒙恬,蒙毅。」嬴政看向蒙家兄弟,說道,「寡人在將呂不韋抄家之後,曾帶你們去過呂府的藏寶閣,而那裡麵保護最周密的九鼎,你們應該見過了吧。」
「見過。」蒙恬應道,「當時微臣都不敢相信那便是傳說中的九鼎,更不敢相信,這九鼎竟然暗藏在咱們秦國。」
「是啊。」蒙毅補充道,「見到九鼎的時候,吾……我都嚇得說不出話來了。」
「嗬嗬,想必你們都知道九鼎為何物。」嬴政微笑道,「那九鼎,可是周王室的王權象征,是整個華夏的至尊瑰寶,更是傳自於大禹的上古遺留之物。」
對於九鼎的地位和由來,眾人自然熟悉的很。
「可是,你們不知道的是,曆代的天承者的責任之一,便是要學會煉製九鼎,而用它來治理深藏在咱們腳下這片土地下的隱患,若隱患頻發,則山崩地裂,洪暴肆虐。」
「大禹造九鼎而治水的傳說,便是有此而來。」
「而現在呂府中的九鼎,便是當年呂不韋被授意,在滅掉大周之後,將九鼎帶回秦國,在有朝一日,親手交於寡人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