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動搖(1 / 2)

救世秦皇 塵心追月 6866 字 9個月前

諸葛騰久居官場,斷人的本領也屬上乘。

雖說他隻是第一次見到鄭國,但卻從鄭國的言談舉止間,看出鄭國絕非工於心計的小人,而無論從立場上,還是從利益上,鄭國都沒有什麼理由向韓王構陷自己。

要想對方相信自己,首先要對對方敞開心扉。

看似是酒後之言,但諸葛騰卻已經盤算了很久。

「直覺?」鄭國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直覺這種東西,有時候可害人不淺啊。」

當初他直覺自己會得到韓王的重用,卻不料成了背鍋的棄子。

當初他直覺秦王定中韓國的計策,卻不料竟被嬴政反製。

「的確害人不淺。」諸葛騰唏噓著說道,「或許,是沒遇到對人,和對的事吧。」

鄭國眉頭一動,思量著諸葛騰的話。

對的人,對的事……

自己當初是被迫為大秦修渠,可這一年多來,卻有種實現自己價值的感覺,當初即便是留在韓國,也不見得能有什麼施展拳腳的機遇。

而秦王對自己,卻是要什麼給什麼,還基本從不乾涉修渠之事。

這算不算對的人,又算不算對的事?

「說實話,如今的我,還真的是真心實意為大秦修渠。」鄭國很認真地說道,「拋開這國與國的利益不談,這功德千秋後世的事情,便是有再大的阻力,在下也定要完成。」

「那麼……與秦國或者秦王,真的沒有關係?」諸葛騰問道。

鄭國想了想,才說道:「平心而論,若是換了一個其他的君主,我未必會有這樣的想法,至少,不會如此堅決。」

「哦?」諸葛騰眯了眯眼,說道,「那這麼說來,鄭兄是遇到了對的人?」

類似的問題,從來沒有人問過鄭國,而他似乎也從未想過這個問題,如今被突然問及,還略顯得有些失措。

愣了半晌,鄭國才點了點頭,說道:「似乎,是的。」

「嗬嗬,那要恭喜鄭兄了,終於遇到了明主。」諸葛騰笑道。

「哈哈哈……」鄭國大笑著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說道,「真是慚愧啊,直到現在,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然一心向秦了。」

「良禽擇木而棲。」諸葛騰說道,「如今的大秦,就如同一棵參天大樹,根基牢固,枝葉又繁茂,任誰都想在那裡施展一番拳腳。」

鄭國不解地問道:「聽諸葛兄的意思,你也頗為認同大秦?」

諸葛騰沒有言語,隻是微微地點了點頭。

「這我就不明白了。」鄭國說道,「當初,可是大秦滅了東周,也使得洛邑落得如此下場,諸葛兄應該對大秦充滿恨意才對啊。」

「嗬嗬,大秦是攻滅了東周不假,但卻沒有趕儘殺絕。」諸葛騰笑道,「東周王室名存實亡了幾百年,即便大秦不出手,早晚也會有其它的邦國出手,而若是到了那一刻,又有誰能保證,大周王族不會被斬草除根呢?」

一句反問,將鄭國問的不知該怎麼回答。

「在下現在也不知道,該是感謝大秦,還是該怨恨大秦。」諸葛騰歎了口氣,說道,「要說怨恨,洛邑落得如此境地,的確是因大秦所為,要說感激,也要虧得大秦留下了大周的最後一點餘脈與尊嚴。」

鄭國頗為好奇的問道:「那不知,諸葛兄是怨恨多一些呢,還是感激多一些呢?」

「嗬嗬,起初的時候,當然是怨恨多了些。」諸葛騰說道,「可是現在,在下已是極為感激大秦了。」

一個人心

緒上的變化,的確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曆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真的?」鄭國有些不太相

信他聽到的話。

「真的!」諸葛騰說道,「如今看來,大周氣數已儘,列國之中,急需一個開明、重視百姓的君主站出來,重新將華夏一統,而在呂不韋劫走九鼎的那一刻,在下就知道,大秦一直在做這樣的準備,而如今,似乎也到了該出手的時候。」

「啊?」鄭國大驚失色道,「九鼎?你是說九鼎,是在秦國?」

「這是關乎國政的要事,大秦定然高度保密,你不知道也不奇怪。」諸葛騰說道,「難道你感覺韓國有那個膽量,敢劫走群雄都眼饞的九鼎嗎?」

的確,再借給韓國幾個膽子,它也不敢。

「嗯,這到是。」鄭國疑惑道,「那諸葛兄既然明知道是大秦劫去了九鼎,為何並不聲張,也不向列國求援呢?」

「求援?」諸葛騰冷笑了一聲,「難道求助楚國將九鼎搶回來,再放到楚國去嗎?」

鄭國:「……」

東周已滅,九鼎自然便會成為列國爭奪的目標,而不管誰搶了去,九鼎都再不會回到洛邑了。

「更何況,此事若是宣揚地天下皆知,那就勢必會造成有史以來最大的混戰。」諸葛騰舒了一口氣,說道,「對於百姓而言,則必然重新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若一旦局麵失控,後果不堪設想,到那時,諸葛騰豈不成了全天下的罪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