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你能帶走他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
項燕頓時愣在了原地,他萬沒想到嬴政會提出這樣的條件,也想不通為何秦王要這麼做。
「這,這是為何?」項燕頗為疑惑地問道。
嬴政沉默了片刻,才說道:「原因很多,而最主要的,寡人是想讓你來做個鑒證,若是將來大秦做出不利於楚國,甚至不利於天下的事情,你就讓此子親自來攻滅大秦。」
「讓大秦的公子來攻擊大秦,這難道不是對大秦最好的懲罰?」
「而無論哪一方輸了,都是大秦的損失。」
「不是嗎?」
嬴政為了讓項燕相信,當然要想一個合理的緣由,否則引起項燕的懷疑的話,那一切的計劃就都白費了。
「秦王,真的決心如此?」項燕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秦王會做出如此損害自身利益的事情。
「嗬嗬,寡人說的,隻是如果。」嬴政淺笑道,「大秦不會做出不義之事,當然也就不會淪落到自相殘殺的局麵,而在他成年之時若是咱們仍然相安無事,你就要將他送回大秦。」
與姬發有之前的天承之約,嬴政必須在四十歲之前將華夏一統,所以根本不可能等到嬴羽成年。
而嬴政的話,也的確打消了項燕的許多疑惑。
「秦王說的倒是容易,若是此子的身份在此期間暴露,那他又怎可能來攻秦。」項燕接著說道。
「若真是那樣的話,你不是更多了聯合諸國共同討秦的理由,至於用不用此子親征,又何關緊要呢?」嬴政輕鬆應對。
項燕的眼珠轉了幾轉,迅速思量著他自己以及楚國的利益得失。
「在下還是不太明白,秦王這麼做,到底對大秦有什麼好處。」項燕仍然質疑道,「想必以秦王的精明,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吧。」
嬴政輕吐了一口氣,頗為惆悵地說道:「項將軍也應該知道,寡人的王弟成嬌,是因為什麼兵敗而亡
的。」
「若不是三晉合謀,想必他也不會中計叛國,寡人本想饒他一命,可他卻執意以死明誌。」
「寡人痛心之餘
,這筆賬,又怎麼會不算計。」
「無奈又遇嫪毐反叛,呂不韋下台,朝綱不穩,否則,寡人定然已經揮師東進。」
「可恨那韓國,大秦不去招惹於它,可它卻仗著自己的位置優勢,以通商咽喉為要挾,前一陣子,還扣押了寡人的先生李斯。」
「項將軍你說,若是你的話,這口氣,能忍多久?」
嬴政的寥寥幾句,卻勾起了項燕的火氣。
「哼,之前早聽說魏國人假冒楚人行刺秦王,那時楚國便已經出兵助秦,怎料中間卻出了成嬌的亂子。」項燕說道,「至於韓國,不但對大秦獻上修渠疲秦之計,還妄自阻攔諸國與大秦通商,這樣的事情,要是楚國的話,也忍不了。」
嬴政見方法奏效,便繼續說道:「若不是廟堂急需修整,寡人或許早就向韓國用兵了,可是一旦通商的格局形成,以後卻也不便對它動手了,隻不過,韓國要是再無理取鬨,寡人如果哪一天安耐不住了,希望楚國可不要插手。」
嬴政終於說出了一個完整的解釋,項燕也完全明白了秦王的用意。
這相當於借著質子的事情,與楚國達成一定的盟約條件,隻是沒有公開而已。
「既然是這樣,那此事還需要等待楚王的回複,在下即刻向吾王修書一封。」項燕說道。
「不必了。」嬴政抬手示意道,「寡人早已讓南蘇向楚王寫了封信,這幾日應該就有回複了,項將軍這幾日就在鹹陽修整修整,等待楚王的回信吧。」
原來秦王早就告知了楚王。
「這樣最好。」項燕說道,「隻是,既然要隱瞞小公子的身份,那麼……」
「這一點,寡人早就想好了。」嬴政說道,「此子,以後就不再叫嬴羽了,既然是入你項家,便叫做項羽吧。」
「項羽?」項燕急聲道,「這,這怎麼使得。」
「沒什麼使不得的。」嬴政打斷了項燕的話,說道,「依照年齡和輩分,他以後就是你的孫兒。」
「孫兒?」項燕的表情頗有些尷尬,「這不是胡鬨嗎,在下的長子項梁才十七歲,還未娶妻,哪裡來的孩兒。」
「你對外宣稱項梁是他的叔父不就完了,項羽是你庶出的長子所生。」嬴政說道。
嬴政的意思,是讓項燕爆出自己有一個私生子,而項羽則是這個私生子而生。
「這,這豈不壞了在下的名聲。」項燕憤憤地說道。
「那你說,還有什麼好辦法。」嬴政將問題拋給項燕。
「呃……」項燕也一時沒了主意。
「就這麼決定吧,以後這孩子就叫做項羽,由你來照顧,若是在他成冠禮時,咱們相安無事,你就把他送回來,如果大秦禍亂於天下,你就讓他率軍來攻秦,直到攻滅大秦為止。」
項燕見嬴政說的極為誠懇,便不再猶豫:「好,既然秦王如此說,那項燕就受命了,隻不過,咱們是不是為這個約定再商議一個暗號。」
嬴政看著項燕,隨口說道:「你來定吧。」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項燕簡單思量後,說道,「怎麼樣?」
「嗬嗬,倒是挺有骨子士氣。」嬴政笑著說道,「不過,這三戶都是哪三戶呢?」
「這不是為了表示這個意思嗎。」項燕說道。
「好!」嬴政說道,「就依你說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