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休教天下人負我(2 / 2)

救世秦皇 塵心追月 6816 字 9個月前

打聽後才得知,歐平得到姬發的授意,回宗族調集人手去了,蒙恬為了保護他,也跟著去了。

本就對那古老的造劍宗族頗為好奇的嬴政,在見到歐平之後,更感受到了這個家族的神秘,於是開始向姬發詢問道:“師尊,那歐平說他是歐冶子的後人,而李斯說當時也是您啟用歐家為越國造劍,這當中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嗬嗬,就猜到你會問及此事。”姬發笑道,“其實那個鑄劍宗族,是由兩個家族合拚而成,一個是歐姓的宗族,一個是莫氏氏族。”

“歐姓的家族以男子進行傳承,而莫氏,則是由女子進行延續。兩個家族結合所誕下的子嗣,才有資格完全繼承祖業。”

“你所知道的乾將和莫邪,便是這兩個家族的典型人物。”

嬴政喃喃自語道:“原來是這樣……”

姬發繼續說道:“後來,沒有資格繼承莫家祖業的男丁逐漸的獨立了出來,便改稱為墨家。”

“而歐、莫兩家為了便於隱匿,就選擇了江南靠近海邊的一處深山作為根基,而這個地方,當時歸屬於人丁並不興旺的越國。”

“越國的宗族,乃為姒姓,與你嬴姓一樣,也是黃帝的後人。”

這一點,嬴政到是清楚,自從黃帝與炎帝創造了“姓”這個概念之後,除了姬、薑兩姓,另外還有六個庶姓,同樣具有炎黃的繼承權,姒姓與嬴姓都是其中之一。

姬發接著講述道:“後來越國的國力逐步發展起來,而老夫也想著找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於是勾踐便進入了老夫的眼簾。”

“他聰明好學,性格堅韌,並且有一顆愛民重才之心。”

“後來老夫便啟用了歐冶子,命他給勾踐的父親允常造劍,想以此進一步強大越國的軍力,為勾踐打好基礎。”

“可是,老夫失算了。當時隻是派了歐冶子,卻並沒有派遣一個賢士去輔佐他們。”

“致使允常一味地追求鑄造帝王的佩劍,並不重視軍隊兵器的打造。”

“就好比軒轅劍與‘我器’的區彆,這軒轅劍再鋒利威猛,卻哪裡敵得過千軍萬馬。”

“後來,像魚腸、湛盧、巨闕

這些名劍問世後,名聲大造,也惹來了殺身之禍。”

“當時的吳王闔閭剛剛擊敗楚國,勢頭正盛,於是一舉攻進越國,殺掉了允常,搶走了歐冶子和所有的名劍。”

“要不是伍子胥求情,勾踐也會沒命。可越國的國力已然遭到重創,幾乎翻身無望。”

這段曆史,嬴政到是清楚,但卻沒想到,那直接的導火索,竟是因為歐冶子和那些名劍。

到也是的,上好的名劍,哪個帝王不想擁有,就連自己,在得到軒轅劍之後,不也是興奮的幾夜都沒睡。

姬發喝了口水,繼續道:“當時勾踐不肯服輸,老夫也將範蠡派到了他的身邊,經過一番準備之後,他打敗了吳軍,殺了高傲的闔閭,但同時也引來夫差的猛烈報複,終於被抓到了吳國。”

“臥薪嘗膽的故事雖然勵誌,但其中的艱辛卻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的心中,充斥著屈辱和仇恨,最後終於擊敗夫差,一舉滅了吳國,但卻並沒有善待吳國的百姓,而是肆意發泄著心中的積怨。”

“本來是權貴之間對權力的爭奪,卻害苦了百姓。而勾踐不但沒有收斂,反到處死了良言相勸的文種,說到底,是老夫害了那些無辜的百姓啊。”

說到這裡,姬發的瞳眸中閃爍著一絲痛楚。

嬴政趕緊勸慰道:“所謂世事難料,一個人心性的變化,怎能預知,但宣泄積憤的對象,絕不應該是無辜的百姓。”

姬發頗為讚許地看著他,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所以,老夫見此子難當天承大任,便放棄了原有的計劃,並讓範蠡離開了越國。”

“因為氣惱,老夫就沒有另覓人選,範蠡也就沒再從政,而是用經商的方式來幫助黎民百姓。”

“嗬嗬,這個我知道。”嬴政接話道,“後來他幾次散儘家財,卻都能東山再起,實在令人欽佩,於是後世的商賈便奉他為商聖。”

姬發略為得意地說道:“是啊,老夫培養的人,都錯不了。”

嬴政:“……”

剛才明明還說,對勾踐看走了眼。

隻聽姬發一聲輕歎,說道:“所以經過吳越之爭後,老夫就沒再急著尋找人選,而是布置了一個完整的計劃。”

“若不是太公有令,不許齊國呂氏接替王位,老夫也不會如此煩惱,於是乾脆,利用太公祖令讓呂氏將齊國的王權交給田氏,然後分散到各地,等待具體計劃的啟動。”

嬴政調侃道:“嗬嗬,我就是那個具體的計劃。”

從他的出生設計,到他父親爭奪秦國王位,一直到呂不韋滅東周劫回九鼎,這些環節,嬴政早就從呂不韋口中知曉了。

“是啊……”姬發看著嬴政說道,“老夫年歲大了,真的等不起啦。”

嬴政:“……”

從這話裡,怎麼總感覺姬發對於他的安排,大多出於無奈呢。

其實這也能理解,畢竟姬發嘗試過,也失敗過,而現在已經不容有失了。

勾踐如果不是當時迷失了自我,或許一統華夏的就是越國。

那麼整個華夏的曆史將被徹底改寫,修複龍脈,開創新紀元的任務也就輪不到嬴政了。

人心無常,世事也無常,隻有以百姓為重中之重的人,才能承擔起救世的重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