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三條龍脈(2 / 2)

救世秦皇 塵心追月 6829 字 9個月前

這次南下,核心目的也是想搶占些城池,看看中原是怎麼治理朝政,發展經濟的。

隻聽王翦繼續說道:“現在大秦在七國之中最為富庶,人人都有足夠的糧食,哪怕遇到了天災,也能挺上幾年。你說百姓們犯的上為了食物去跟彆人拚命嗎?”

“真要是因為搶東西而殺了人,還不等人家的族人來報複,官府就已經將殺人者正法了,所以行凶者必然難逃一死。”

“所以,誰又敢隨便的殺人呢?”

頭曼晃動了幾下眼珠,反駁道:“那不一樣,平時我們族內也很團結,殺的都是外族的。”

“好,那咱們說說兩國之間的交戰。”王翦說道,“就拿我們大秦來說,經常和魏、趙兩國爭搶城池,可每拿下一座城,就要把那城中的百姓殺乾淨嗎?相信誰都不會,也不敢。”

“而即便是在此城中施行暴.政,也肯定站不穩腳跟,如果不得民心,那很快就會被百姓趕出去。”

“試問大單於,你如果攻下了大秦的城池,會怎麼對待百姓?”

“這……”頭曼被問的啞口無言。

如果他攻下了中原的某個城池,定然會洗劫一空,即便不殺掉所有人,也定然將成年男人當做奴隸,然後把女人瓜分了。

“不用想也知道結果。”王翦道,“這也是為什麼大秦要派大軍前來拚殺的原因,相信全天下都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大單於能做到像愛護自己的族人一樣關照他國的百姓,王翦去打下一座城來送給大單於!”

王翦話說的堅決,並不像是開玩笑。

頭曼的心裡一片混亂,幾乎所有的認知都被打散。

難道之前對戰爭的理解,真的有偏差?

難道對待敵對的族人,真的可以寬容對待?

王翦見他眼神晃動,知道自己的話語起了作用,於是繼續說道:“就好比眼下的局麵,我們三國的聯軍

,可以痛下殺手,但我們卻沒有。”

頭曼抬頭看向王翦,問道:“這也是我想問的,你們為什麼不動手?”

王翦說道:“你的這些勇士,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如果就這麼死在戰場上,他們的父母就會傷心流淚,他們的妻兒就會懷恨在心。”

“等他們的孩子長大了,就會再次來到這個地方,為他們報仇。大單於說要生很多的兒子,相信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吧,如果哪天命隕戰場,會有很多人為你報仇。”

“可這樣殺來殺去的,除了互相仇視憎恨,對雙方又有什麼意義呢?”

頭曼冷冷地說道:“匈奴人沒有足夠的羊群來交換所有的勇士,你如果想把我們變成奴隸,那我們寧願戰死。”

在他看來,議和的條件定然是用財產換取被圍困的人,包括他自己。

王翦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大單於你又錯了,我們大秦自來也沒想搶占你們的土地和羊群,否則從戰力來看,應該是我們襲擾你們,而並非你們襲擾中原。”

到也是的,人家戰力比你強,真要惦記你的羊群,那還不隔三差五地就去搶。

王翦指向索林,說道:“這位是義渠族的少主,曾經帶著大軍攻進了大秦的隴西,之後敗給秦王之後,秦王寬厚待之,索林心服口服。”

“後來,秦王收納了所有的義渠人,還給與他們土地,牲畜。所有的義渠人都感恩戴德,再沒有背叛大秦之心。”

索林附和著說道:“千真萬確,現在軍中就有三萬的義渠軍,如果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問問他們。”

王翦又指向羌瘣,說道:“這位,是西羌的太子。”

頭曼看向他們的眼神頓時變了,他萬沒想到,秦軍中這兩個異族青年,竟然都大有來頭。

“西羌與我大秦世代接壤,卻並未發生過多少衝突。”王翦道,“今年來唯一的一次,便是西羌幫助義渠複國。但秦王雖然拿住了羌瘣太子,卻並未借此要挾西羌王,而是直接放了羌瘣。”

“的確如此。”羌瘣補充道,“我父王對秦王感激不儘,便將嘉峪關送給了秦王,還陪同他一起去了西域。”

頭曼早就聽說了此事,所以才讓生活在隴西以北的兩個部落遷往嘉峪關那邊,其中一個就是且覃的那個部落,而另一個不想遷徙,於是就跟且覃決裂了。

王翦說道:“秦王不但胸懷大誌,而且寬厚仁德,與他作對的人,多數都會得到原諒,包括大單於,也是一樣。”

頭曼問道:“你的意思是,秦王會放我們回去?”

“嗬嗬,或許吧。”王翦道,“不過,不是要你們的牛羊,而是另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頭曼好奇地問道。

王翦說道:“既然大單於率軍南下占不到什麼便宜,那在這之後,就不要再進犯中原了,這要求不過分吧。”

頭曼想了想,說道:“我也有個要求。”

“請講。”

“本王想請秦王親自來到這裡,在兩國之間立一個你所說的規矩。”頭曼說出了心中所想。

“沒問題。”王翦道,“隻不過,這就要勞煩大單於等上幾天了。”

“我等幾年都沒問題。”頭曼喝了口酒,說道,“不過你得讓我的勇士們吃飽才行。”

王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