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北境探路(1 / 2)

救世秦皇 塵心追月 6952 字 9個月前

姬發在幾天前拿著天目,由蒙毅護送,帶著百十來隻牛羊,前往華山送回天目。

因為狻猊守護的這個火眼,需要激活的天目來維持治愈的能源,不能長時間離開天目。

嬴政迎出城外,接到了姬發,恭敬地說道:“要不是鄭國渠竣工,這趟路程本應該我去跑的,有勞師尊了。”

姬發哈哈一笑道:“哪裡的話,你沒出生之前,不都是老夫在四處奔走。”

說的到也是。

“師尊,咱們是回鹹陽整頓一下,還是直接去北郡,看看長城的建造路線?”

“先回臨宮,有些事情與你商量商量。”姬發道。

“好。”

師徒倆在侍從的護衛下,回到櫟陽宮,進了書房。

姬發拿出一個信箋遞給嬴政道:“荊良剛來了封信,說燕國的太子丹去找過他。”

嬴政接過來信,仔細看了一遍。

“昨天我也接到了宮裡來的消息。”嬴政道,“燕王傳來國書,說要讓燕丹來鹹陽做質子,看來他是去找荊大哥做保鏢了。”

姬發思量了一下,說道:“眼下你散布出攻趙,攻魏的消息,想來另外的三個大國必定會有決斷,要麼冷眼旁觀,要麼出兵相助。想來這燕王是想置身事外,所以將太子送了過來。”

“或許是這樣。”嬴政道,“荊大哥說他旁邊還跟了個高漸離。”

“我聽說過他。”姬發捋了捋白須道,“他是個樂師,在東麵的江湖裡頗有些名氣,經常找人比試笛音弦樂,還喜好結交好漢。”

“身處江湖的高明樂師?”嬴政笑道,“這到是有點意思,等他們來了我到想會會他。”

姬發搖了搖頭:“怕是等不了了,眼下已經入秋,咱們趁著天氣還算暖和,得先把造長城的路線確定好,然後你就直接前往精絕,趕在落雪之前到達那裡。”

其實在來櫟陽之前,嬴政就做好了直接奔赴精絕的準備。

“好吧,那就讓李斯接待他們,這許多年沒見著燕丹,真不知道他變成什麼樣了。”

姬發道:“他應該會在鹹陽呆上一段日子,等你回來再見他吧,眼前最主要的,是把精絕的事情解決好。”

“嗯,明天咱們就出發。”

第二天一早,師徒倆帶著家臣,張勇率領三千虎賁軍徑直向北郡進發。

北郡,也叫北地郡,名字源於“北狄”的叫法,氣候較為乾燥,土地多為黃土,風沙也大些,所以人口始終不是那麼多。

一路上,嬴政並沒打擾地方的官員和百姓,都是走小路前行,數天後,到達了大秦的北部邊境。

站在一處烽火台上,嬴政向北遠眺。

前方,是一片荒野,雖說隸屬秦境,但卻並沒有人煙,大概是沒人願意生活在匈奴的威脅之下。

幾十年前,義渠族人在這裡遊牧,騎獵,盤桓於秦、趙、匈奴之間。

後來當時的太後羋月施計,一舉兼並了義渠,從此劃此地為北地,隴西兩郡。

餘圖帶著全族來找嬴政拚命的時候,義渠終於被徹底降服。

餘圖成了義渠公,少族長索林更是成了他的義弟,如今幾乎形影不離,走哪都帶在身邊。

然而,嬴政卻隻將隴西封給了義渠,也依舊保留了郡守和府衙,這北地卻保留了下來,還是保持著曾經的狀況,向這裡遷徙的人也並不太多。

至於邊境另一端的匈奴,也早就被他折服,隻要頭曼單於不背信棄義,他就可以放手一搏,專心對付中原的五國。

可以說北地郡的安全性,現在可謂是空前的高,也具備了另一個用途——安置精絕全族。

站在他身後的索林同樣眺望著北方,輕歎了一聲說道:“聽爺爺說,這裡也曾是我們的家園。”

嬴政笑了笑說道:“現在不一樣是你的家園。”

短暫愣了一下,索林笑道:“嗬嗬,是啊,大秦哪裡都是我的家。”

“那可得刨出王兄的後宮。”羌瘣在旁打趣道。

嬴政白了他一眼:“怎麼,你倆還少去了怎的。”

“去是去了,可是不敢在那住啊。”索林幫腔道。

“沒個正行,走,找師尊去。”

說罷,嬴政跳下烽火台,向前麵的另一處烽火台行去。

這兩個烽火台之間有個還算不錯的連廊,具體是哪一位帝王修建的,可就說不清了,算是個長城的雛形,或者說是一小截的短城。

那烽火台之中,姬發正蹲在地上,給旁邊的幾個後輩指點著什麼。

湊近了才發現,他們正在聚精會神的看著一副地圖。

這地圖是姬發閒來無事時候繪製的,自從跟嬴政定下造長城的計劃後,姬發就沒閒著。

地圖上標注了一條長長的紅線,嬴政看得明白,這條紅線,正是龍脈所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