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故事重溫(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412 字 7個月前

鄭安平見大梁尉提到與嶽安交談的事,不好再說什麼,隻得退回自己席上,深施一禮道:“謹遵大梁尉命!”翻身躺下。

大梁尉道:“梁西驛該當西門尉節製?”

鄭安平道:“臣入城,隻向西門衛和大梁門衛交差。”

大梁尉道:“梁西驛吏何人?”

鄭安平道:“驛吏麻三。”

大梁尉道:“麻三?公子儘忠,以身衛君侯,其功不小。來日敘功,必有封賞。”

鄭安平道:“謝大梁尉!”

嶽安道:“鄭公子被創甚深,幸不及肺腑。今得如此安康,甚可欣也。”

鄭安平道:“多得諸先生相救,大恩難忘,俟圖後報!”

嶽安道:“生清夜難眠,願聞鄭公子救信陵君之詳!”

鄭安平推托道:“此易事耳,何足道哉!”

大梁尉道:“孤亦難眠,願聞其詳!”

鄭安平見推托不過,隻得道:“那日,臣侍於帳口,有三人入帳勞軍。臣仿佛見過此三人,似廢城外秦人銳士。正彷徨間,一人直向公子而去,臣遂高呼‘有刺客’,直撲而前。後二人遂棄公子,以劍刺臣。臣被二劍,頭又遭重擊,暈厥於地。餘事不知。事後公子謬讚,許以忠義,臣實難當。”

大梁尉詫道:“軍營之中,竟有如此之事,荒唐!彼時營督何人?”

鄭安平道:“臣不知。彼營新立,民武相雜,晉大夫、芒公子亦在帳中。”

大梁尉道:“汝識得晉大夫、芒公子?”

鄭安平道:“公子出城,晉大夫先行到驛,征全驛以為公子前驅。後隨大夫以馳騁,故相識也。至囿中,大夫命全驛隨芒公子出城,以為軍使,臣隨最久,故識之。”

嶽安道:“此三人似秦銳士,公子從何識之?”

鄭安平道:“此亦一奇事也。吾等隨芒公子出城,公子沿途安置軍使,以通消息,吾最後,置於廢城之外,距芒將軍營不過十裡。時值黃昏,有五人沿河岸而來,吾伏於草莽之中,隱蔽未見,而觀其身帶長短雙劍,身行如一,故知其為秦銳士。月下恍惚睹其麵容。後為芒將軍巡哨兵所驚退。旦日至小城又遠遠窺之。故此三人入賬時,依稀秦銳士也。故一口喊破,幸得成功。”

嶽安道:“公子此前曾見過秦銳士乎?”

鄭安平道:“不曾親見,但耳聞耳。”

嶽安道:“小子淺識,敢問秦銳士何似?”

鄭安平道:“聞秦銳士,乃選精悍之士,嫻習劍道。藝成乃授妻室田畝,遣人耕之,而複其稅。人佩兩劍,一短一長,非尋常人家所能有也。”

嶽安道:“此與魏武卒頗似。”

鄭安平道:“非也。武卒,習於戰陣弩戟,非劍也;閒時自耕其畝,但複其家而已。”

大梁尉道:“公子自忖,與秦銳士誰勇?”

鄭安平道:“於廢城之外,時臣伏於暗處,得哨卒相助,以弩傷其一人,未與交鋒。後在帳中,情急事迫,手無寸金,又不得以交鋒論也。故不敢稱其勇也。”

大梁尉道:“以吾觀之,公子之勇,勝其多矣!彼眾我寡之時,公子伏於暗處而彼不知,其智勝也;帳中情急事迫,千鈞一發,公子一怒而危局解,此勇勝也。”

鄭安平道:“大夫之論,臣何以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