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芒氏二子(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252 字 7個月前

梁尉公子道:“將軍點軍畢,乃谘於魏相,啟封奈何,魏相不知其詳;谘之於臣,臣無以對。車右先生乃言,願隻身往赴,迎啟封令、尉以歸,而得其實。將軍與臣再三阻攔而不得,先生遂往。”

聽到梁尉公子的這番言語,大梁尉的臉色鬆了下來。

信陵君看了看張輒,張輒若有所思,沒有開口;仲嶽先生恰到好處地拿著洗淨的酒盞上前,置於甕旁,再回到席上,坐下,再對芒辰拜道:“令仲執旗鼓,勇而當先,不知叔公子所任者何?”

芒辰回拜道:“臣豈敢先於兄,但效力左右,稍助其功,所願足矣。”

仲嶽先生道:“不然。令昆仲三人儘赴囿中,雖大子杳然,將軍寧無一二相囑!今三公子儘入華陽,城內城外,皆為一體。君上者,宗廟所係,萬眾所歸。今領大軍與強秦旗鼓相對,將軍奉王命而總領其司,有令焉敢不從。但願聞於公子矣!”

芒辰想了想,似乎有了決定,道:“臣焉敢!將軍之意,君上之旨,自有軍使往來交通,非為臣下賤者所能言也。”

信陵君笑道:“公子之言過矣。軍使往來,固為軍事。然華陽、大梁,相距百裡,複有秦人、盜賊間出其間,一往返不啻三數日,猶不得其實。公子長隨將軍,又得其令,必能知其腹心,又豈走馳之軍使所能匹也!願公子不棄愚魯,以將軍之策教之,俾使內外和睦,上下協力,以抗強秦。”

芒辰拜道:“君上有命,敢不披肝瀝膽以陳。惟以愚鈍,若失其意,願勿罪也!”

信陵君道:“願聞公子之教,不敢有失。”

芒辰道:“兵法,進不郭圉,退不亭障,非善者也。大梁城雖千丈,眾數十萬,無亭障者必危。吾軍居囿中,實大梁之亭障也。”

張輒讚道:“將軍深通兵法,戰守皆勝。此計迥出人上,非尋常所能出。今秦人在啟封,君上軍華陽,正與囿中同,蓋亭障也。雖武卒不克,幸有大軍十萬在此,而囿中之軍猶存,得多失少,而計轉勝也。必也願聞將軍之誌!”

芒辰拜道:“大子與虎仲先生先行出城。此二者乃用兵之人,將軍之謀,廟堂之計儘委焉。今皆不得其人……臣乃前驅,計謀不與焉。”

信陵君道:“進郭圉,退亭障,此守禦之法也。今雖亭郭相望,而聲息不通,力不協同,奈何?”

芒辰拜道:“願君上密遣心腹,入城謀與將軍。將軍必有其策。”

信陵君道:“前以車右先生及申公子入,至今未歸。另遣他人,恐再遷時日。”

芒辰道:“願聞先生及愚弟之狀。”

仲嶽先生道:“申公子隨大梁尉出陣至營。車右先生密訪啟封,失陷在彼,幸賴張先生等,協力而出,故在營中。知將軍總大梁城守,乃使二人歸國,共謀國事——靳、曹、簫先生間焉。今三先生與三公子歸,而二人未至,寧計之未定歟,亦有他謀歟?”

芒辰聽到最後一句,驚得全身汗出,急道:“臣父子皆蒙王恩,得食於大魏,心心所念,惟在魏也,焉得他謀?”

仲嶽先生道:“今兩軍相望,而音訊不通。設或秦人來攻,奈何?”

芒辰道:“臣實不知先生及愚弟入城。方聞於梁尉公子,車右先生入啟封拔出令、尉,事功成否?”

仲嶽先生道:“車右先生及令、尉二君皆已至營,二君現在君上左右。”

芒辰道:“將軍欲二公而得啟封虛實,今在營中,將軍何聞?”

仲嶽先生道:“車右先生,將軍之肱股也,凡有所謀皆與之。今車先生儘得其情而歸城,無異二君歸也。況華陽、大梁,相距百裡,城關被殘,亭驛不備。二君未經戰陣,怎堪勞頓!非公子與諸先生,久曆風霜可比。”

芒辰道:“先生所教是,小子謹領!”

仲嶽先生道:“君上遣使入城,而軍令不至。戰情一日三變,不可不急籌劃之。願諸君但言所知大梁及將相府事,以得其情,以定其計。俾來日將軍使命至,必也不違。”

仲嶽先生的話,頂死了芒氏二人:你們必須說出芒卯的決定,如有隱瞞,我們這裡的部署不合,責任全在於你等!芒辰漲得麵紅耳赤,額上汗出,吃吃道:“臣出城時,不聞啟封有秦軍市,乃計秦軍不日攻掠……諒將軍亦未聞也。”

信陵君道:“秦於啟封設軍市,實出所料,孤亦心驚。今欲破之,奈何?”

芒辰道:“若論軍市,雖非新出,然亦不多聞。多於邊鄙之境,或於境內安逸之處,隨營設市。今秦人入我腹心,距國不過一日夜之程,而敢設軍市者,以臣淺陋,非所聞也。何者,四下皆敵,而市難禦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