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戰後複盤(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524 字 7個月前

前軍將道:“咄!此何言也!兩軍交鋒,箭矢如雨,鋒刃交睫,焉得謂‘未交兵’哉?”

信陵君道:“臨敵變陣,為兵家大忌,將軍其勉之!”

前軍將道:“君上明察,臣自出大梁,即為全軍突前,至今已十餘日。晝夜不息,糧秣不繼。日間一戰,吾軍以疲兵敵強秦,秦人再入而再敗。此有目者皆見。眾士卒自隨臣出師,日不得一飽,夜不得一眠。雖受滎陽之敗,而挫而後勇。然勞者益勞,此豈用兵之道耶?”

眾人見前軍將連信陵君也敢頂撞,而且說得如此悲情,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也就都沉默不語。

信陵君身後的仲嶽先生出來道:“將軍所謂前軍不得一飽,微賤忝列營務,卻有不解。寧接濟不至乎?”

前軍將道:“臣引軍出陣,士卒各攜十日之糧。出師不利,得滎陽之顛仆,迤邐至今,不啻十日。臥土枕坷,警訊日夜不息。方是時也,全軍隻得餱糧隨身,何有糧秣為養?軍至華陽,吾為前驅,離城最遠,而輜車不備,運糧不及。而民軍甚眾,有逾中後,雖均分猶有不備,而況不及乎!”

信陵君聞言道:“前軍糧秣不繼,孤之罪也。今願以實補之,以贖其過。議畢即同大夫及諸先生為將軍解憂。將軍其恕焉!”

信陵君攬下了全部責任,並表態願意解決問題,前軍將隻得見好就收,道:“君上施恩,臣感激涕零,敢不效犬馬之勞。”

信陵君道:“前軍奮戰竟日,秦人不得寸進,皆將軍與大夫統禦得法,守備有方。已報大梁,王命將至。”

前軍將與晉鄙一齊謝道:“承王洪福,臣豈有功!”

搞定了攪局的前軍將,剩下的事就比較容易了。晉鄙主動提出,前軍日間勞頓,全軍警戒的事就交由中軍派人完成,前軍隻承擔自己營區的警戒任務。日間作戰被損毀的戰壕、壁壘,要組織民軍迅速修補,不可懈怠。果然,所有任務還是落在前軍的身上。

大約直到夜半時分,會議才結束。信陵君直接找到前軍將,對他日間的英勇戰鬥表示獎勵,詢問他可什麼需要支持的,並決定和他一切到前軍,實地解決具體問題。隨從分了一下工,三司返回華陽城,落實會議決策,——反正門客們也不懂。門客們都跟著信陵君往前軍實地考察。武卒中,十人隨衛三司回城,二十人隨衛諸先生往前軍。知道信陵君要往前軍,晉鄙放心不下,也要前往。信陵君本來要邀請前軍將與自己同乘,見晉鄙要去,隻得邀請晉鄙與自己同乘。

路上,信陵君詳細地詢問了晝間的戰事進展,晉鄙也十分明確地給予回答。這使信陵君對戰事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當問道明日作戰時,晉鄙擔憂地道:“晝間秦人未儘全力,吾軍出擊,秦人即退,實不足為據。且秦人二來,隻是一軍,恐彼大軍未至,兵力不足。若秦以全力相逼,事在難料。”

信陵君道:“秦人未儘全力?願聞其詳。”

晉鄙道:“敵隻一隊推進,跨溝過坎,屢被箭矢。雖傷亡不著,甚沮士氣。雖然,每戰必克諸壘,而近營寨,必吾精銳儘出,乃退焉。退而不亂,陣型整齊,從容優遊,傷亡者儘皆攜去。此其欲探吾守禦之道,而未儘全力也。”

信陵君道:“吾軍亦未全力相搏,然乎?”

晉鄙道:“然也!敵陣不亂,無可乘之機,倉促交鋒,恐為所乘,故雖出擊,而嚴陣持重,不貪戰功。”

信陵君道:“大夫之言是也。旦日作戰,秦人若儘全力,奈何?”

晉鄙道:“稍增其力而已,必不敢儘全力。”

信陵君道:“大夫何以知之?滎陽城外,五千武卒一陣儘為所屠,秦人何不依法施之?”

晉鄙道:“滎陽之失,在出吾不意。若兩軍對圓,旗鼓相當,秦人焉敢如此!今則不然,吾三軍嚴整,步步為營,互為救應,秦雖欲儘功,豈得如願!”

信陵君道:“賴大夫之謀也。”

晉鄙道:“旦日戰啟,恐秦將以二排推進,前者破吾溝壘,後者敵吾精銳,陣前必有殺傷。”

信陵君道:“彼勞吾逸,彼寡吾眾,當得其勝算也。”

晉鄙道:“夫戰,勇氣也。秦人嗜殺,以斬首為功,而論妻孥田產,鄉裡序次。秦人爭先奮勇,雖死無退,此吾所不能及也。”

信陵君道:“孤聞吳子將兵也,士皆死不旋踵,奈何武卒反不及秦人也?”

晉鄙道:“武卒雖在,而吳子逝矣!死不旋踵?吮瘡之人何在哉!”言下唏噓慨歎不已。

信陵君聞言,心中也生起少許不安。轉了話題道:“大梁軍使發否?”

晉鄙道:“已發。君上複有言乎?”

信陵君道:“可盛讚前軍之功!”

晉鄙道:“正如君意。然吾小戰小勝,恐朝中以為大勝,反令吾擊賊,以獲全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