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090 字 7個月前

仲嶽先生讚道:“真英雄也!”

信陵君道:“先生何以至此?”

仲嶽先生道:“臣見車行諸先生歸,得聞其狀,情知有變,乃與諸先生同返車行,告以車往西南而行。臣等乃循車轍一路追蹤至此,見車高束於樹下,樹乾有字,道‘晡即歸’,乃信為陳公所攜去。遂與諸先生四散等待。至晡時,君果歸矣。”

張輒這一跤,不僅全身衣裳全都濕透,紮在帶上的兩雙履襪也全都濕得不能穿了。回到岸上,有門客要把自己的履襪給信陵君穿上,信陵君不肯,道:“孤車行,無履亦可。先生足奔,焉得無履!”

張輒把衣裳脫下來,索性在河水中衝洗衝洗,擰乾,再勉強穿上,濕漉漉的,反而更冷了,但也沒辦法,光著膀子乘車太引人注目。信陵君把自己的皮裘脫下來,給張輒穿上,張輒再辭不許,隻得穿了。信陵君、張輒和仲嶽先生上了車,張輒讓仲嶽先生駕車,自己在一旁警戒。

於途,信陵君向仲嶽先生簡單介紹了今天與陳筮會談的大致內容。仲嶽先生覺得,陳筮所說,除了證實以前了解到的情況,並沒有提供什麼特彆值得注意的事;如果所謂謀害信陵君的傳聞隻是秦軍“或得十城,或斬首十萬”的訛傳,那倒讓人放心。——這分明隻是秦軍的威脅,不是準備采取的行動。

張輒突然問道:“若如此,魏相欲吾出,是何計也?”

仲嶽先生道:“先生可再言魏相之語。”

張輒道:“臣問曰,華陽攻敵,可乎?魏相曰,華陽猶可攻乎?臣曰,但多方以誤之耳。魏相曰,秦若出,則我不出;秦不出,則我出。秦不戰則我不戰,秦若戰則必也殺傷。可乎?”最後對魏齊建議的轉述,張輒儘量學得準確,連表情和語氣都模仿出來。

仲嶽先生道:”臣意,此但應先生之問也,非利於和議也。若必欲誤之、疲之,可出兵,而不與戰也。“

張輒道:“誠若是,則十萬首級何以得之?”

仲嶽先生道:“是則必得十城也。”

張輒道:“戰又不勝,攻又不取,何以得十城?”

仲嶽先生道:“占啟封而不退,可得十城否?啟封,魏之腹心,咽喉之所。秦扼魏喉,雖不能斷其首,氣難平也,早晚必斃。但得秦速退,雖十城何所吝!”

張輒道:“秦入魏腹心,戰不勝,攻不取,不寧為患乎?”

仲嶽先生道:“所患何來?梁卒不出,韓卒不發,華陽之卒畏而不前,啟封之糧綿延不絕,四鄉魏民負糧而從。秦人安坐而高臥,何所患也?”

信陵君道:“尤可畏者,秦卒,刑徒也;魏卒,農戶也。秦卒之時無限,魏卒惟恐誤農時,此強弱不等也。”

張輒道:“若不能勝,則當速和。奈何遲疑不決?”

仲嶽先生道:“魏相有言,延之一月,或得一城。故遷延也。”

張輒道:“若秦居啟封而無患,奈何延之一月,或得一城?”

仲嶽先生道:“曾不聞陳公有言,秦之軍糧,儘士力而藏,僅得一月。秦無鼎甑,取粟無所用。秦之餱糧,乃依法焙粟而得,非尋常所能為也。故戰止一月,一月則必走。是以期之一月也。”

張輒聽了,內心對仲嶽先生表示無比佩服:自己聽了陳筮的講述,雖然記得,卻不知實意,哪裡像仲嶽先生,能夠從話裡聽出話來。

信陵君道:“吾觀晉大夫之狀,亦欲堅持,不便出戰。此議可決,一月之內,若無他故,堅持不戰!”

進入華陽城後,張輒可能因為落水著涼,第二天發起熱來,每天的軍事例會也不能去了,隻能委托三司和梁尉公子代勞。仲嶽先生診看過,命弟子從房前屋後拔些新嫩的荊芥,專門升火為張輒煮了一罐荊芥粥,讓張輒喝下,囑他安心睡覺,發一發汗就好。睡了一覺,出了一身汗,熱似乎退了些。仲嶽先生又端來一碗荊芥粥,讓張輒喝下。荊芥這東西,聞起來很香,但口味並不好,所以雖然混在粥裡,張輒還是喝得呲牙咧嘴。信陵君過來探望了一陣,說軍中無事,囑他好自休息。

由於營中隻有日常工作,交給主司處理即可。信陵君和仲嶽先生專門跑了傷營一趟。傷營安在院子裡,並沒有挖地穴。多數人傷口已經愈合回營了,剩下的都是傷口潰爛化濃,愈合不良的,有的已經發起熱來,治療起來十分棘手。

信陵君一一查看了傷員的傷口,說些安慰鼓勵的話,讓傷員們十分感動。周圍的野菊花都已經采儘了,現在是根據另外醫生的藥方,用蘆葦根煎湯,外洗內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