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田驛的館舍色彩明亮,與灰暗的長城驛明顯不同;份飯的規格也不一樣,有鹹魚、乾肉。食器精致,惟一的缺點就是飯量很少,幾名先生好像沒什麼,這幾名武卒根本隻能墊底,隻好回到房中悄悄地吃餱糧。
第二天出出長城,直奔廢城而來,路過管邑時,也沒有驚動他們。進入廢城,幾位先生就忙活開了:測量的、布方的、記錄的,不一而足。鄭安平等四人完全成了局外人,一點也插不上手。忙了大半天,魯先生叫來四人,道:“城中士之府基蓋三五十,依微庶等之意,各選臨牆者,攻守兩便。”鄭安平等哪裡懂得其中奧秘,隻得應承道:“先生所言定然不錯!”
魯先生領著四人看了四塊房基,道:“彼四者,皆兩進五間。隻鄭公子可滿其基,餘三子或當但築三間。——然諸子身居要地,位居上士但俟時耳,彼時但稍拓即可,無勞另擇其地。”
四人皆道:“承先生之言!”
魯先生指了南城一房與鄭安平,北城一房與粟兄,東西兩房分與犬兄和四兄。鄭安平道:“曹先生居於何處?”
魯先生道:“曹先生非士也,未可獨居,管令但與一塾房可也。”
鄭安平道:“曹先生,管丞也,焉得無居?”
魯先生道:“孰有居,孰無居,蓋有定例,無可壞也。曹先生無居,但居於塾,例也,不可偏廢。”鄭安平見魯先生說得斬釘截鐵,也就不好堅持,心裡暗道:希望曹先生是個好相與的人,不然同在一個屋簷下會很難受。
魯先生看一看天色,道:“諸子無異議,吾等且歸,待錢糧關下,即可動土。”把工具收回車上,一行人上車回城,趕在城門關閉前進入長城,回到圃田驛。休息一夜,次日繼續進程。諸先生都在討論工程的問題,鄭安平等四人完全不懂,隻得在一旁呆看。魯先生十分繁忙,不時下車換到另一乘車上,與相應的先生討論問題。
車到東鴻裡,鄭安平也不敢下車,不知這些怪人會不會有問題問自己。但一直到聚賢鄉口,也沒人理他們四人。這班先生下了車,直接呼擁著時了莊,車由一些下人牽走。四人見狀,知道自己也可以走了,卻無人可以禮辭,很不習慣地相互苦笑一下,相辭而去。
回到家中,張祿已經在門口等待。要把鄭安平引入廂房,鄭安平道:“可先炊晚餐否?腹中饑餓。”
張祿很奇怪地問道:“餱糧不足耶?”
鄭安平道:“先生明察,本隻一餐餱糧食二日,焉得不饑!”
張祿道:“公子其欺也!諸先生既以二日為率,焉得無備!”
鄭安平道:“先生有備,引吾等入圃田驛中,殿堂高大,食器精美,有魚有肉,惟粟則不足。”
張祿笑了,道:“貴人之道,亦有不足。”於是升火炊粥。鄭安平在一旁幫忙,兩人邊乾邊說。鄭安平道:“魯先生等,但自顧其工,未曾稍予顧也。但指四基曰,是四者,乃高士之宅也,二進五間,可以為子築之。”
張祿道:“是四宅所居何處?”
鄭安平道:“皆麵城牆。魯先生言,臨牆者,攻守兩便。”
張祿道:“誠如是,則其行可嘉!或與府宅周圍,建一小城,以為攻守之道。”
鄭安平道:“僅吾四人,縱金城何以守。”
張祿道:“若大軍來犯,固不能守,但三五小賊,則當矣。”
談話之間,粥成,鄭安平滿滿地盛了一大碗,熱乎乎地喝了下去,全身溫暖,精神倍增。乃道:“但得一粥,雖魚肉何以加之!”
張祿道:“公子雖餓,不可為此窮奢之像也。當細嚼慢咽,乃得其道。”
鄭安平道:“斯文之人,倒有許多講究。”
張祿道:“若不斯文,官場難行矣。”
次日,曹包先生來通知,五人各帶百錢,明日同往管邑,準備狩獵之事。這一次,五人不住驛站,就在邑內逆旅中居住。鄭安平不敢怠慢,把消息一一通知了其他三人。回家後,他才抽出時間,把長戟整理出來。
第二天來到聚賢鄉,除了五人之外,還有郭先生。六人兩乘,直往管邑而去。根據曹包的安排,四人沒有帶長戟,隻帶了手戟;不帶弩箭,隻用車上裝備的弓箭。這次不再慢慢吞吞,兩乘車出了鄉,一路急馳,隻用兩個時辰,便到了管邑城下。
在城下下了車,同樣的駐車以待。城主匆匆出城,身後跟著一幫家長。到了跟前,躬身施禮道:“不知眾大夫親至,死罪死罪!”
曹包道:“祭日在即,臣等奉君命,特來巡查狩獵及祭奠一應事宜。”
城主道:“微庶等鄉野庶人,素不聞君上之祭。願大夫示下,吾等預備。”
曹包道:“吾等此來也,正要助爾預備!吾等但駐於城內五日,汝其置之。”
城主道:“小城貧乏,恐難如大夫之意。願大夫示下,吾等依計而行。”
曹包道:“聞城中儘多逆旅,吾等願駐於逆旅,照值付錢。”
城主見躲不過去,道:“既如此,請大夫入城。”
六人下了車,進入城內,先到城主府落腳。賓主坐下,城主吩咐殺一腔羊,烹肉煮粟,以宴請諸子。曹包從腰下解下一個皮囊,道:“是則各戶丁名,願城主校正,若無差,可頒於各人懸於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