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拜訪長城(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278 字 4個月前

門衛道:“理所應當,又何多囑。”閒話幾句後,軍使回報,營司召見。

門衛遂引鄭安平一行前往營司府中。營司其實離衛所不遠。得報後,營司派人將手下的卒伯(包括那名門衛)一起召來,與鄭安平等相見。鄭安平等到達時,營司領著四名卒伯降階相迎。

驗過節符,營司介紹道:“管邑初歸王化,鄭公子單身就司,實屬難得。將軍有令,管邑之戍,由敝營兼任,惟無他故,兵不出城。”

鄭安平等一一與諸卒伯見禮,相互說些仰仗的話。又與營司處領了節符,可以憑此節符,調五十名士兵出城相助。鄭安平拜領了節符。營司宣布散會。

待諸卒伯都離開,營司笑道:“校尉亦命召見,諸兄可與同往見之。”

鄭安平等惶恐道:“臣等豈敢!願從營司。”

校尉府也離得不遠。營司在得到卒伯的報告時,就已經派人報告了校尉。到了府前,通報進去,校尉迎出府門,各敘禮畢,校尉揖入。眾人不敢就西階,隻從東階跟在校尉後麵入府。升堂後,再三請校尉坐了中間,營司在東邊坐下,鄭安平等就要在營司肩下就坐,校尉道:“諸公新至,當居客位。”

鄭安平等皆禮道:“臣等豈敢!禮當侍奉!”

校尉道:“正有事要請教。”再三讓座,鄭安平等才坐了西席。

校尉道:“管邑近歸王化,王封於信陵君,吾等臣屬皆懷振奮,以為王業拓展,魏將大興。”

這番大言辭,讓鄭安平無法應答,隻得看向曹包。曹包道:“君上再三致意,臣等至管,不可擅行,凡有所為,必報於長城諸公,得令乃行。”

校尉道:“管邑百廢待舉,諸公當以何為先?”

鄭安平答道:“臣等竊議,當先築驛舍,征募驛卒,以通消息;複得車行,儘通財貨。勸農力田,複植桑麻,以待時也。”

校尉道:“吾等軍民,嚴令不得出城。於今百年。今君上一出,管邑輸誠,魏卒始出長城,誠百年之慶也。君上於管邑,其有籌謀?”

鄭安平又不敢答言,望向曹包。曹包道:“君上治管邑,必有籌謀。然其謀遠,其策深,非吾等布衣、下士所能知也。吾等但奉君命,築驛舍,建車行,勸農桑,平盜賊。待其事定,君必另有所命也。”

校尉道:“臣聞管邑四野,盜賊紛起,甚則城內,亦通賊者。其盜或獨行千裡,或三五成群,或呼嘯聚眾數百。諸公單身至此,平盜必有良策。”

曹包道:“夫盜賊者,實民也。迫於生計,不得不然。若與民得息,則盜自息;民得安,則賊不出。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若得足衣足食,而願為盜為賊者,未之有也。”

校尉讚道:“甚矣,先生之論也!君上命諸公單身而來,不具一兵一卒,良有以也。”

曹包道:“魏王已命長城防線前至管邑,臣等性命皆在尉、司及將軍之手。”

校尉道:“誠如所言。然王嚴命,若非管邑遇襲,隻兵片甲不能出長城。”

鄭安平道:“臣等武夫,不識戰略。若三五小賊之出也,願為尉平之。若三五十眾賊出也,願為尉禦之。若三五百大賊之出也,願徙老弱於長城,而以精壯於城中死戰。”

校尉道:“若三五小賊之出也,自非諸公之敵也。三五十眾賊,許管邑自調長城門衛戍卒五十人助戰。若大賊之出,管邑遭襲,臣將自引本校出城助戰。諸公勿憂。”

營司道:“臣已遵令頒節符於管令,可於危急時自調戍卒五十名。”

鄭安平道:“得尉、司厚德,何以為報!”

校尉道:“既奉王命,敢不竭誠!”

眾人相談甚歡,不覺已經近午。校尉麵露倦容,眾人告辭出來。五人將營司護送回府,乃往圃田而來。

圃田分為圃田城和倉城兩處,兩城互不統轄,皆直屬少府。圃田城負責種植稻米,而倉城則負責收藏每年的收獲。

稻其實是南方長江流域的主要作物,黃河流域主要種植粟,少部分種植大麥和小麥。惠王花了極大的人力物力,開鑿了運河鴻溝,引濟水入圃田,在這裡蓄起水陂,種植稻米。與粟是魏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不同,稻米更像是一種經濟作物,是魏國與各國進行交換的主要商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