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羋戎的介紹,左更陷入沉思,拿著算籌反複計算。然後道:“臣初計之,無所誤也。願與之卒五百,以試其功!”
得到左更的肯定,羋戎心裡有了決斷:如果造作府的工匠計算也無誤,就給張祿五百人,讓他乾幾天,看看成效。眼見天色漸晚,諸曹都下值回家,羋戎也就在旁邊的耳房中吃飯、休息。
開往義渠的部隊進入深山後,與後方的聯係主要由白起負責,按理羋戎不用坐鎮望夷宮。但羋戎自知自己不像白起有急智,必須沉浸其中,才能想出辦法。所以他不敢放鬆,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其實目前他還沒有多少具體工作,主要任務是把一切該準備的準備好,一旦需要,隨時拿得出,頂得上。而前線需要什麼,他其實心中沒底,與白起商量,白起根本不拿這事當事,他隻是不斷向義渠方向派出間諜,探聽前隊進入後的消息;然後催促左更給他準備好部隊,準備隨時進入。看得出來,白起對這項工作其實很不耐煩,他擅長的是以霹靂手段,打擊敵人的弱點;像這樣小心翼翼地防備自己的弱點,讓白起心身俱疲:以他的眼光,秦軍的布防哪裡都是弱點,根本無從修補!
所以最讓羋戎頭疼的,是要不要通報白起。如果以白起的性格,直接向他提修路的事,十之八九全碰壁。先不說,給張祿五百人讓他先乾著,等做出成效來,再拿成效和武安君談,可能更加有效。拿定主意,羋戎沉沉睡去。
第二天,諸曹入值。羋戎朝罷入望夷宮後,市曹報道:”臣夜來與諸匠籌算,未得其謬。“
戶曹報道:”府內尚有餘耒耜五千副,夯杵及版千餘副。“
羋戎聽了,立即讓人叫來張祿,道:”仆聞先生之言,頗得其計。三萬之眾難以猝集,且耒耜杵版之具亦不齊。願以卒五百相隨,所需之具,願先生具書之,仆當敬效!願先生屈就工曹之位,俟有功,定上計於王。“
張祿不曾想到這麼快羋戎就有了答複,深感意外。他回道:”君侯既撥五百卒,事發突然,臣願借籌為計。“
羋戎從屏風後麵叫來市曹,讓他領了張祿去市曹計算。造作府的工匠還在那裡睡覺。張祿顧不得打攪,就在案上排起算籌來。很快就深入其中,不經意間就和市曹商量起來。市曹本想應付兩句,但張祿商量的內容十分有趣,市曹也不由自主地加入進來。兩人的聲音越來越大,把休息的工匠都吵醒了;他們也在問題的吸引下,加入了討論和計算中。
在眾人努力下,隻用了半天時間,五百人規模的工程概算就完成了。張祿拿著物品清單和工程進度概要,和市曹一起上堂找到羋戎。羋戎大致看了看,就向秦王發出申請調動五百人及相關物品的奏章。
由於秦相魏冉目前還在南陽部署治理、防禦等工作,涇陽君和高陵君都被派往義渠,秦國最高行政長官實際上就是羋戎。第二天,秦王在上朝時就批轉了羋戎的奏章。羋戎召集朝臣一商量,決定不事外求,就從雲陽就近調集五百刑徒夯築道路。由於有羋戎出麵,保證運籌無誤,眾臣隻是走走樣子,就都同意了,連白起也沒有多說什麼。
五百人的工具,在雲陽本地就解決了。惟一需要解決的是糧食問題。羋戎發出了十天的糧食,加上看守的縣卒百人,共二十車糧食。
在刑徒調集的過程中,張祿他們開始勘探道路。羋戎在朝堂上調來了三名工匠,負責工程規劃和質量管理。造作府自然不敢怠慢,派出了最好的夯築工匠。道路勘探並不複雜,就沿著秦軍進軍的路線即可。
築路就從望夷宮與鹹陽宮之間的一片荒原上開始動工。在一片荒涼的原野上,刑徒們按照耨土的要求,深翻起原野上的泥土。張祿拿了一條皮帶,丈量出三步寬、三十步長的一段距離,為一名刑徒一天翻土的工作量,要求必須翻一尺深,去除石塊、雜草。
首先用一把火,把野草儘可能燒毀。樹木則儘可能繞過去。
第一天,一百人勞作,其他人構築營地並休息。
第二天,一百人耨土,一百人用籮篩土。黃土細膩如沙,很容易就篩成形。
第三天,一百人耨土,一百人篩土,一百人初夯土。
第四天,一百人耨土,一百人篩土,一百人初夯土,一百人複夯土。
第五天,一百人耨土,一百人篩土,一百人初夯土,一百人複夯土,一百人第三次夯土。
隻用了五天,一條十裡長的道路就算初步修築完成。
然後,道路穩定地以每天十裡的速度向前延伸。
十天後,望著延伸出五十裡長的堅固道路,羋戎表示滿意。又撥付了二十車糧食。道路再延伸了百裡。
羋戎除了繼續撥付糧食外,還請白起查驗了道路情況。問道,如果從鹹陽至義渠修一條這樣的道路……白起不等羋戎說完,當即道:”吾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