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公乘無傷(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859 字 7個月前

胡陽眉眼間的表情被公子梧捕捉到了,他連忙解釋道:”臣雖趙人,已為韓臣,自當竭儘於韓王,不敢私趙也!“

公子咎發現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引起了胡陽的懷疑,也解釋道:”韓、趙兩家,同出於晉,誓相守護。趙庶公子得仕於韓,韓庶公子得仕於趙,世代相續,非獨今日。“

胡陽笑道:”豈敢有疑也,惟詫耳!公子梧既趙公子,必通閼與之音,或為通譯,以得其情。“

前軍將公子梧隻帶了隨身的十幾名軍使,其他人都留下來護衛公子咎,就跟著胡陽的五百人向前而進。沿途可見韓軍在狹窄的山穀中的營地,通常隻用樹枝堆在道路上作為路障,此外就再也沒有彆的防禦了。公子梧派出軍使,沿途通報,暢通無阻地從各營地穿過。那些原地休息的韓兵看著全副武裝的大隊秦兵從他們的營地穿過,全都露出驚訝的表情;特彆是他們還看到他們的軍將就在秦軍中間。

由於道路狹窄,韓軍前軍分成兩隊依次而進,兩隊相距約半天行程。即便如此,在狹窄的山穀內各隊也無法展開兵力,隻能以最簡單的縱隊形式開進,一支部隊首尾就被拉開了四五裡的距離;而且一旦遇到阻礙,全軍都必須停下來,等障礙排除才能繼續前進。現在韓軍就被堵在山穀內,他們沒有築營寨,更沒有搶占製高點,就這麼散亂地或坐或躺在道路上休息,若遇敵軍襲擊,完全沒有抵抗能力。胡陽一路看去,不住地暗暗搖頭。

到達最前麵的營地後,公子梧親自詢問了情況。原來在哨探相遇之後,雙方就都停下來。這邊派人過去,說明自己是韓軍,對方並不回應,隻是紮起營寨。這邊摸不清底細,既不敢進攻,又不能前進,隻得就地休息。胡陽問:“有軍幾何,相距幾何?”這邊韓將並不能答。

胡陽要上要觀看,公子梧道:“中更此去,寧勿歸乎?”

胡陽見公子梧見疑,便道:“願公子同往!”

公子梧道:“願中更遣使往詣,得實信而歸。”

胡陽派了營中兩名軍使前往前方的軍中。一直到夜間才回報,道:“秦軍距此十裡安營,乃王齕大夫所部公乘無傷。”

胡陽告訴了公子梧,公子梧道:“願秦軍放開道路,納吾軍而入。”

胡陽道:“非如是也。必得其人,共往閼與,一一議定屯兵之處,乃得入也。”

公子梧道:“秦與韓聯兵伐趙,奈何秦獨進而棄韓耶?”

胡陽道:“非敢獨進也。吾連日報與公子咎,吾已得閼與之地,彼無所信,故得如此!”

公子梧道:“秦有他道入閼與,而不與韓共,非同盟之道也。”

胡陽道:“非如是也。吾與公子咎同入於轑,共尋入閼與之道。上黨守語焉不詳,故分三路而探,韓探兩路,而秦獨探一路。是皆共議也。每日與公子等共聚,公子等皆道將入閼與,而非吾所言。公子俱在,非臣敢妄也!”

公子梧感到左右為難:如果就此答應與胡陽同往閼與,則胡陽顯然脫出了自己的控製,而自己的軍隊偏處荒穀,不數日就將自行崩潰;如果硬逼著胡陽下令讓前軍讓開通道,又下不了決心與秦軍翻臉。於是隻得應道:“今日天色已暗,願暫歇營中,旦日卻議。”

胡陽微微一笑,答應下來,隻是要公子梧供應柴草。

胡陽找了個避風的山坡,挖灶燒火,大家圍坐在一起烤火、吃乾糧、喝水。在火光照不見的暗處,哨兵警惕地監視著四麵。

公子梧夜間不敢入睡,又跑回後麵向公子咎請求辦法,公子咎也不敢就在這裡翻臉,讓公子梧明天就聽胡陽的吩咐。公子梧回來時,天已經快亮了。

小憩片刻,公子梧便去找胡陽,表示願意聽胡陽安排,一起入閼與商量屯軍事宜。胡陽看著這些多慮無謀的公子,笑了,道:“便請公子引百人入閼與。”

公子梧道:“中更入營,尚引卒五百;臣入閼與,奈何隻與百人?願依中更,得五百人入閼與。”

胡陽自然不會在這些小事上計較,略作爭執,也就放棄了,讓他帶五百人,跟著自己的五百人同往秦營。

十裡距離不長不短,正好在走累了需要休息時到了。秦軍占據的是閼與的另一處穀口,入口後是一處較為寬闊的穀道,拐個彎,才能進入閼與。秦軍已經把這處彎曲山穀周圍的製高點完全占領,在穀口處還建立了營壘,除了樹枝外,還挖了壕溝,築了胸牆,立了瞭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