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開秦軍的巡哨,趙括走得十分辛苦。山穀中遮蔽了月光和星光,更顯得黑暗,好在潺潺的流水聲在前麵指引著他們,令他們不致迷路。逆著水流向高山上攀登,既費體力,速度又慢,河道路滑,前幾天下的雪,山上積雪也還沒有化儘,不時有人摔倒,甚至滑下山去,帶倒了一片人。
趙括不時停下來,觀察隊伍的動態,並回望山下的武安。那裡已經簡化成幾堆火光,在茫茫的黑夜中頑強地閃著亮。頂東頭那堆呈“丁”字形的,是趙軍的營地,往西一點,星星點點的,是秦軍的營柵。秦人占據了武安最富庶的一塊寶地,幾乎全軍都住進了邑裡,而趙軍則隻能占據武安山穀一角,那裡的鄉邑不夠多,不足以承載全部趙軍,趙軍隻有後軍一小部分和各軍高級軍官有自己的房舍。趙軍在自己本土作戰,宿營條件卻還比不上客場作戰的秦軍:他們中大部分隻能露宿,點起篝火取暖。所在地所產的糧食也不夠吃,好在離邯鄲近,可以就近運糧。這二十來天,時而狂風怒號,時而雨雪交加,前幾天還下了一場大雪,把整個武安都覆蓋成一片白色。趙營中不時有人病倒,瘟疫也在小規模流行。但這一切都沒有改變趙軍的動向:堅壁不戰。
趙奢一直沒有解釋自己這麼決定的原因。趙括很長時間後才好像明白了,趙奢這麼做並非是在“牽製”閼與的秦軍,趙奢作戰指導思想的基礎就沒有放在閼與上,而是要把這支秦軍封鎖在武安,不讓他們去禍害邯鄲。想通了這一節,趙括辦起事來就主動多了。他經常出現在士兵中間,積極張羅著讓士兵家屬給送寒衣;對那些家境窮困的士兵,他積極聯係鄉裡,請長老們商量著勻出一件寒衣來給士兵們穿上。而他本人,則隻到士兵們都穿上寒衣了,才給自己加上一件綈袍。——這時,家境富裕的子弟都穿上的皮裘!
自從趙括主動辦事後,趙奢就沒有再罵他。由於沒有了行軍,每天也不用他捏腳。隻有時和他空談一番兵法。趙括在這支趙軍中的地位十分特殊,大家都知道他沒有任何職位,所以下到營地裡和士兵們交談、飲食,甚至烤火,“窮得”隻穿一件綈袍,也沒人在意;主持起大的事情來,他幾乎就是趙奢的代言人,多高的軍官也都聽他指揮,仿佛他就是趙奢的副手,大家也覺得正常。這種“上下通吃”的狀態,讓初入軍營,年方弱冠的趙括,在二十來天內脫胎換骨。
走了半夜,天漸漸亮了。趙括趕到前軍,協助偏將找到合適的地方打尖休息。各營開始清點自己的兵員——夜間行軍,誰都摔倒過,隊列早就混亂了,隻有停下來休息,才能把隊伍整理好。回望武安,籠罩在一片霧靄中,反而不如夜間那麼清晰了。四周千山萬壑,覆蓋著厚厚的積雪。自己這群人踩出的蜿蜒的小道,在積雪中顯得格外醒目,指示著自己的來處。
隻休息了一個時辰,偏將帶著已經集齊了隊伍的四個營出發了,剩下的還在等待自己失散的部隊。
過了一刻,趙括讓一名千人將率領第二批兩個營出發,剩下的四個營全都留下來,等待收容掉隊的士兵。
陸續有人返回,這次回來的多少帶著傷,趙括撕下自己的衣角,為他們裹傷。其他人見趙括這麼做,也有樣學樣,為同伴裹好傷。到了時間,趙括起身整隊。大約二百來人還沒有回來,大概永遠回不來了。
趙括將受了傷的幾十人專門編成一隊,由自己親自率領,墜在全軍的最後,相互扶持、鼓勵著拚命往前。沿途還負責收容從前麵掉隊的士兵。雖然經過一夜行軍的淘汰,還是有不少人跟不上山路急行軍的步伐,甚至有的累得躺倒,奄奄一息;有的掉下深淵,屍骨無存……趙括的收容隊伍在急劇擴大。
正午時分,前軍再次停下打尖。趙括帶著收容起來的隊伍趕到時,已經晚了近一個時辰,前軍已經準備出發了。趙括留下一名五百人將和五名百人將,讓他們專門負責收容傷病的士兵。這些軍官其實也有些跟不上隊伍,得到這麼個差事,迅速地答應下來。各營中傷病的士兵都被留下來,進入收容營中。剩下的人被要求加速前進。
有了後軍收容隊的保障,趙括決定大膽地全速前進。以前是行軍兩個時辰休息一個時辰,現在改為行軍兩個半時辰才休息一個時辰;休息後,不等全營集齊,到時間就出發。
這樣經過兩天一夜的急行軍,趙括的部隊終於趕到閼與穀口。這時,他隻剩下不足四千人。而那支收容隊已經快與趙奢的部隊會師了。
趙人當然知道武安到閼與的道路有幾條,咽喉在哪裡,他們就在南北洺水源頭的後麵安下營柵,靜待秦軍。放出哨兵和巡哨後,趙括命大家就地休息。營地裡燃起篝火,趙軍連續兩天兩夜都沒有睡覺,身上才一暖和,就沉沉睡去。
趙奢帶出來一萬人。部隊人數多,帶的東西就多,速度也就要慢。趙奢很有經驗,一開始就安排了收容的力量,自己則一直跟著後軍:前麵一般不會有什麼大事,要是有事,一定都從後麵來!或者秦軍追過來,或者秦軍跑掉,都是後麵的事。這樣,趙奢在清晨時,親眼看到自己在穀口的軍營被秦軍攻陷,趙軍甚至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由於高山阻隔,他沒有看到司馬靳那支南下的部隊……
現在不用著急去閼與了,秦軍不會取道閼與撤退,他們將進入邯鄲,與趙軍主力作戰,自己保衛國都的任務算是順利完成,任務回歸到救援閼與。趙奢感到十分無趣,他知道,在閼與不會有什麼像樣的戰鬥,如果能選擇,他寧願返回武安,圍殲胡陽!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趙奢的軍營就在邯鄲郊外,這意味著趙王對他的一舉一動都了若指掌,並完全控製。當廉頗已經集結起五萬兵力時,趙王已經開始考慮儘快占領閼與,目的不是奪回閼與,而是斷絕秦軍的歸路。趙奢力爭,胡陽領軍至邯鄲郊外,就不會再想到從閼與退回,因此,就在武安殲滅胡陽十分穩妥。但三位上卿都認為,如果不搶先占領閼與,胡陽就算想不到,也會被逼著走上這條路,還是先行掐斷為好。而且閼與救援了兩三個月了,一直不聞不問總不好。趙奢將軍親自領軍救援,自然顯示出趙王對閼與的重視。當然,心照不宣的,趙奢不要參與對秦軍的圍攻,這樣功勞不好算!這些小心思,趙奢很是不屑,也就不想多說,決定按趙王的旨意領兵前往閼與。
為了讓廉頗等人滿意,他隻帶走了精銳一萬五千人,剩下的老弱近一萬人就留在武安,作為他不爭武安之功的證明:如果要論武安的功勞,自己損失了一萬人,能將功折過就很不容易,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有功的!
想到從一開始自己忍辱負重,中間發現秦軍大軍進入武安後的顧全大局,再到現在自己忍氣吞聲,趙奢鬱悶不已,一肚子委屈無處發泄。想著自己年近半百,還要和忍饑受凍,翻山越嶺,隻覺得興味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