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與煙的掩護下,胡陽的部隊完成集結並下了山,繞過這處城邑,撲向下一座城。那座城中的民軍見這邊火起,秦軍攻打甚急,派出一支小隊出來救援,正與胡陽的部隊遭遇。一陣箭雨之後,秦軍衝了上來,這支百餘人的民軍被打得措手不及,慌忙後退。秦軍緊跟在後,趁勢衝進了城中。城中數百民軍拚死抵抗,但架不住秦軍源源而來,人多勢眾,箭下如雨,又失去了城池的掩護,隻得退回各家院內。胡陽命令軍隊不要攻擊,隻在城內四下縱火。其餘部隊繞城急進,依然沿途縱火燒房。王齕見胡陽已經攻下了城池,即鳴金收兵,帶領士兵撲向下一座城邑。
就這樣,兩軍交替前進,並不認真攻城,隻在城外搞破壞;如有守軍出戰,或一陣殺回,或趁勢奪城,直殺得趙軍心驚膽戰。半天後,秦軍已經全部下山,踏上南去的道路。而這時,邯鄲城也派出三萬人,向秦軍逼來。
胡陽擺脫了邯鄲郊外城邑的束縛,在離城三裡的地方整頓隊伍。一路衝殺出來,並沒有打硬仗,隻有少數幾人負了輕傷;而為了儘快趕路,一路上也沒有斬獲首級。胡陽對這樣的戰鬥結果十分滿意:既嚴厲震懾了趙人,又沒有造成巨大傷亡。當初也曾想過兩軍先後經滏水直搗長城,那樣固然有利於脫身,但進襲武安成了毫無意義的一著。如果一直龜縮在武安,趙軍離開後立即逃離武安,那還不如當初就隨著王陵直接撤退為好。之所以要入侵邯鄲郊外,目的就是要給趙國一個教訓!現在這個目的算是初步實現了。
胡陽望著高大的邯鄲城樓,即使在二十裡外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雄偉。城樓上空一股股塵土,昭示著有大批軍隊正在調動。由於現在已經進入平原,胡陽無法得知這支部隊的規模,但自己的實力幾乎完全暴露在對方的視線裡,對方肯定會派出遠超自己兵力的力量。胡陽感到一點點興奮:如果能夠拖著這支龐大的趙軍走上幾天,讓他打又不能打,脫又脫不開,肯定會對趙軍的士氣造成巨大殺傷。他望著城樓上的塵土,估算著對方的力量和自己的力量,盤算著進一步行動。
少時,王齕過來道:“整軍已畢,願啟!”
胡陽道:“汝引前部先往長城,囑司馬大夫準備作戰。趙軍或尾吾前來,必得一陣殺之,乃得過漳。”
王齕望了望邯鄲城樓上空的塵土,道:“或三五萬人,恐難一陣殺之。”
胡陽道:“長城非曠野,數萬軍陣無處排布,但得數千勁卒,足以擊之。”
王齕想了想,道:“願中更領前軍往,引軍擊敵,臣願誘敵至長城。”
胡陽道:“排兵布陣,吾不如卿。卿其與司馬大夫共議之,勿誤也!”
王齕道:“趙軍數萬,吾才數千,焉能敵之。願中更先行,趙軍臣力當之。”
胡陽道:“隨機應變,卿不如吾。敵雖眾,奈不與戰何?大夫不可緩也,緩則失機。”王齕無奈,禮辭而去。胡陽讓公子繒一行隨王齕而去。公子繒想辭讓,胡陽道:“必得公子,乃得兵曹之地。”公子繒等遂跟著王齕走了。
胡陽所在是一片草地。枯草萎黃,間有少許新綠。胡陽讓士兵一邊將枯草砍翻,一麵緩緩而退。如此緩慢退出裡許。前麵的邑口已經可以看到邯鄲趙軍的身影。胡陽命眾軍點燃火把,把火把用力扔進草垛中。瞬時火光衝天。胡陽命一名公大夫,率一千人先退十裡布陣,準備截擊敵軍,同時儘量帶起漫天塵土,作出人數很多的樣子。公大夫命這一千人各拖一根樹枝,快步前進。胡陽看那天空時,果然有上萬的樣子。
剩下一千人依然一邊割草,一邊後退。但由於冬天北風強勁,不久,火就燒到離秦軍不遠的地方。胡陽這才率領部隊轉身撤退。
北邊雖然沒有草墊,但枯草還是不少,火沒有那麼旺了,但煙更大了,彌漫在空中,久久不散。趙軍跟在火的後麵,緩緩推進;一路上煙熏火燎,眼睛都紅了,不住地流淚。火依然在前麵畢畢撥撥地燒著,而天色漸暗。忽然,三十步外的草叢中弓弦齊響,一排弩箭呼嘯而出,前麵的士兵倒下一片。趙軍往那邊看時,又一排弩箭飛來。這次有了防備,殺傷力小了一些。一名百人將率領手下直撲過來。草叢中跳出五十名士卒,飛奔而去,很快進入煙塵中,消失不見。那名百人將不敢追趕,隻得回來。
受此挫折,趙軍的行動更加緩慢。而那堆火也終於燒到了儘頭,隻剩下一些小火苗。遠遠望去,胡陽的部隊還在前麵三五裡處緩緩後退。趙軍想要追趕,但在一片灰燼中,行動很不方便,動作稍大就會揚起漫天的煙燼。好不容易走出被火燒毀的草地,進入到正常的荒原,天也已經黑了。趙軍就在這堆灰燼的邊上安下營柵,準備休息。遠遠望去,前麵也有星星點點的火光,秦人好像也已經紮營。
趙軍向秦營方向放出警戒,挖坑設灶,烹食炊粥。夜間氣溫極低,士兵們圍著篝火,縮著脖子,籠著袖子打盹,兵器就架在旁邊。
把營地設在枯草原上十分危險,稍一疏忽,篝火的火星就可能點燃周圍的枯草,引發一場小小的火災。好幾個人因此被狠狠地責罰了十幾記軍棍,抱著屁股哼哼。
火光在人群中一點點地閃爍著,溫暖著周圍人的身體。困意襲來,不少人東倒西歪地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