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小四(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665 字 7個月前

小四很自豪地向三人介紹著自己的偉大成就,他從夥長降為什長,以及失去了信陵君的那一份優厚俸祿,好像對他毫無影響。

一艘大船靠上扈邑的津口,引來全邑民眾觀看。然後就看見小四引著三名商賈下船,後麵還跟著三名船夫,邑民猜測,這又是小四在為自己酒肆打招牌,仗著自己的勢力找了一些冤大頭來給自己送錢。見得慣了,打了招呼,就各自散去。

酒肆就開在邑邊,緊鄰著從通往卷城的大道。後麵一溜房舍,就是小四的居所,雖比不得管城內的高大,但在周圍一片低矮的小農居中,也顯得鶴立雞群。酒肆於天黑後關門謝客,但一家人並沒有休息,他們要把今天下午買下的幾十條魚整理好,明天好繼續開張。

小四叫開門,酒肆主人開門見是小四帶來的客人,遂迎了進來。鄭安平和陳四雖然也偶爾去過他們的酒肆,但並沒有給主人留下什麼印象,酒肆主人並不認識他們。小四介紹道:“是三者吾大梁故友,少時引入後室。是三者乃船夫。故友數歲不見,今夜同飲一醉。願舅等辛勞,備一食。”

那位酒肆主人就是小四的嶽丈。雖說輩分是嶽丈,其實歲數大不了小四幾歲,算是鄭安平等的同齡人,不過娶妻早,女兒也已成年,而小四又是壯年才迎娶。見女婿叮囑,酒肆主人滿口答應下來,道:“有新置的好魚,能保鮮美!”

他讓三名船夫在肆中等待,自己帶著鄭安平三人來到後麵的家中,把三人邀到堂上坐下,便到後宅把自己的妻子叫出來。妻子正懷著身孕,隻微微屈膝為禮,三人趕緊回禮。小四介紹道:“鄭兄,曾為管令。陳兄,夷門衛侯兄門下。異人公子,貴不可言!”

當聽到“管令”時,妻子驚異道:“汝非因管令身亡,而貶至卷城乎?奈何……”

小四道:“是非汝女子所能知也。若非離管城,焉得有此一分家業?鄭兄之恩,不可忘也。亦不可妄言!”妻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小四把她送回後麵,少時回來道:“是婦甚賴諸兄成全,惟鄭兄與陳兄皆未及見也,當出拜之!”

陳四並不了解其中的隱情。鄭安平笑著向他介紹了初到管城時,小四失魂落魄的情景,以及信陵君門客,特彆是曹包的鼎力相助,這才算把親定下來。但未及迎娶,鄭安平就出走秦國。

小四補充道:“自鄭兄之出也,吾等即報失。後數日,於河中得三屍,或言即鄭兄一家,一應衣物俱無差謬。是何人而有此能?”

鄭安平不敢供出豕三,隻能含糊道:“其有力者,吾亦不知。但與陳兄同往秦矣!”陳四也搖頭道:“吾亦不知其詳,但奉夷門衛令而已。”

小四似也不想追究,繼續道:“逐級上報,議以守衛不力,主官喪身,吾四人皆有罪。粟兄罰俸,犬兄與吾右遷邊邑。犬兄至延,吾乃至卷。汝道如何?與管邑何差百倍。見雖隻一門衛,手下不過十人,商家、耆老,無不禮敬;明祿暗敬,十倍於管!此居皆商民協力而建,但於帑中支錢,無不立辦。遂乃娶婦於卷。舅家見此處亦庶,頗有生意,亦變賣舊肆,立此新肆。又有魚腩腥臊之品,南北行商之貨,四方果蔬,無不畢集,其利反倍於前。 豈非因禍得福!”

鄭安平本來想著自己連累了朋友,甚不過意,卻見小四神采飛揚,似乎十分得意,心下躊躇了會兒,還是道:“是吾等慮事不周,牽連諸兄受罰……”

小四搖搖手,打斷道:“吾之狀已若此也,較之管邑,不啻百倍。粟兄雖罰俸一年,卻假管令,俸祿反升。彼複於家中暗攜家口出城,今管邑之田,彼家半之,桑麻粟豆,無物不種。家業興旺,非往日所比也。犬兄得父為娶婦,就於圃田家焉。今攜婦入延,聞亦當地豪傑也。不出大梁,不知天下之大,品類之盛。及至邊邑,乃知昔日之非也。”

聽著小四高談闊論,三人都不知道怎麼接話。

小四好像是他鄉遇故知,說起話來滔滔不絕,道:“汝等其知魏將絕武卒乎?”

鄭安平和陳四都搖頭,答道:“未知也。”

小四道:“魏軍素以武卒為鋒,民軍為柲,此其強盛之本也。今棄武卒,柲無鋒矣,豈非棍耶?焉能應敵?”

鄭安平道:“四兄所謂棄武卒者,其狀奈何?”

小四道:“北邙一戰,五千武卒命喪塵沙;華陽一戰,一萬武卒埋骨郊外。彼時眾之所思也,當拔武卒萬五千人,以實其數。實則不然,魏王分遣武卒至各邑,命以兵法訓邑民。鄭兄所知,以武卒兵法訓邑民,粟兄嘗試之,而終無果,乃歸於田畝,樂為農夫。今則命吾等儘習粟兄事,吾所屬十人,必練百邑民,以完其數。鄭兄當知,人之氣力體魄,得之於天,所能練者蓋希。今得人則練,焉得精兵?不得精兵,雖兵多,不過長柲,焉能製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