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道:“願聞諸王,未敢喏也!”
魏齊道:“魏之遇秦也若此,願秦如之以遇魏也!”
太子道:“願聞其詳!”
魏齊道:“魏所以遇幾之秦人也,亦願安邑遇之魏人!”
太子沒想到魏齊在這裡設了埋伏,一時語塞。沉默片刻道:“魏之遇秦也,以幾也;秦之遇魏,魏將何報之!”
魏齊道:“臣聞魏軍之襲韓邑唐城,其民與幾相若。若秦愛之,就便取之。”
太子道:“臣未聞其事,願請之於王。”
魏齊拱手道:“願太子善言於王。秦與魏,盟也。請同敗於趙,誼為同仇,義當相扶。”
太子道:“臣當報於王也。”
魏齊道:“來日與秦使會,願太子為陪。”
太子道:“謹喏!”魏齊滿意而去。太子見魏齊得意的笑容,心中升起一絲疑惑:難道我做錯了什麼嗎?
次日朝會,魏齊來請太子,太子具朝服,乘車上朝。
和楚太子在秦幾乎每天跟著上朝不同,秦太子在魏並不需要每天上朝。這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人質的地位:如果人質的身份是臣,就跟著上朝,共同議論朝政;如果人質的身份是客,那就不用上朝,隻在有事時派人前來谘詢;但如果有重大事情,需要與君臣共議時,為客的人質也可以上朝。所以秦太子接受了魏相的安排,第二天上朝。
由於太子住在城外,而朝會的時間通常在城門開啟之前,所以魏齊還為太子上朝特彆辦理了節符,出進時都要臨時叫開城門——如果太子每天都上朝的話,那會把西門衛煩死!
太子到達後,魏齊迎出來,把太子接到大梁門內的暖閣中。段子乾和信陵君也在那裡,大夫晉鄙和須賈本來沒有資格與他們同席,但也被叫了進來。
太子與人一一見了禮,魏齊道:“今則共議秦使之事,二大夫主戎與賈,當其議也!”
信陵君讓眾人就坐,然後問道:“秦使之至也,蓋問吾軍居安邑事!”
魏齊補充道:“吾軍之出於安邑也,秦有不安,或疑吾趁其敗也,複襲安邑,故遣使問之。但告以魏軍無意安邑,但假道耳,必無事也。”
段子乾道:“此魏軍非他者,乃與秦同伐趙之軍也。與秦之誼,蓋盟也。秦盍以同盟之義,具東道之禮,而迎送之。”
太子默不作聲。
信陵君不放過他,於座中禮道:“願聞太子之意!”
太子道:“敝王遣使而至,未及於臣,臣未奉王教,不敢妄言!”
信陵君道:“但言君意可也。”太子再三辭讓,信陵君不允,定要太子說說自己的意見。太子斟酌道:“魏敗而入安邑,正與秦入幾同,當一體而論之可也!”
信陵君讚歎道:“太子一言而中肯綮,事當解矣,無二理也。”
晉鄙和須賈也都道:“非太子之言,事反紛擾。得太子之示,如暗得燭!”太子心中暗暗覺得不妙,卻又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惴惴不安。
又閒敘了幾句,宮內傳來鼓聲,眾臣上朝。幾人出來,於大梁門內當先站定,太子就站在信陵君身邊,給予了極大的尊重。——以前上朝時,太子都是由魏齊相陪,站在信陵君身後!——這讓太子越發覺得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