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揭露真相(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5255 字 7個月前

魏齊道:“鹽與糧奈何?”

門客道:“前者出關時,已報君上,軹關有倉,一囷屯鹽,一囷屯糧,皆秦產也,軹取什一。而軹民多賴以生財。四方財入,四方糧入,而鹽通四方。秦人之通軹道也,取糧於軹關,甚便捷,而無輸糧之累。軹民得道路之便,亦利焉。奸人相煽,群情遂起,而使者不能以善言開導,但以勢欺之,乃至不可收拾。其為首者,手腳靈便,身強力猛,非商賈中人,恐草莽英雄也。”

信陵君道:“奈何草莽亦歸於秦?”

門客道:“聞秦人甚得下民之心,或草莽歸之。”

信陵君問道:“其後而何?”

門客道:“使者拔劍欲擊亂民,彼亂民一擁而毆之,隨從四散。正急迫之間,乃有一卒至,搶出使者,入於館驛。使者乃出後門而遁。”

信陵君道:“其軹尉奈何?”

門客道:“未識軹尉何在!”

聽完門客的敘述,各人都陷入沉默。段子乾的垣城武庫顯然落入了秦人之手,而且不是今天的事,很可能已經很久了,但大梁一無所知!而軹尉在朝堂之上大言鑿鑿自己如何救使者,但門客揭露了他的虛言——這讓魏齊感到臉上無光。

信陵君見其他二人麵現尷尬,揮手讓門客下去,然後心情沉重道:“吾魏為秦所算矣!二公其有策乎?”

段子乾喘著粗氣道:“臣願親往垣城,探明一切。若為秦人所陷,臣必引眾工返大梁。”

信陵君道:“其事明矣,必不能回。秦人奸詐,魏所不及,故為所算,非人力之所能回。願大夫勿以失策為念,但妥謀善後之策!”

段子乾道:“魏自華陽之後,兵卒不整,士伍不練,斷不可言戰!今秦深入南陽,軹道已通,勢必席卷河北,儘握太行,而韓上黨危矣!”

信陵君道:“上黨十七城,皆戎狄之地,地貧而氣寒,與天為黨。而南陽諸城,水土豐茂,當天下之商道,地少而民阜,三晉皆有賴焉。誠豐腴之地也。”

魏齊道:“軹道既失,南陽必無守理。隻得以秦太子為質,令秦退兵!”

信陵君道:“吾等數言於太子,而終無所獲。或當直入鹹陽,以通諸王。”

魏齊道:“一者,太子在魏,勢單而力孤,或勸或誘,或威或怒,皆得通也。鹹陽千裡之外,但得言辭,他者未可行也。”

信陵君道:“卿觀秦王猶以太子為儲君乎?國莫大於儲君,陷儲君於危地,舉國之罪也。若以說之秦臣,秦臣必不敢忽也。”

段子乾道:“縱秦以太子為念,暫息兵鋒。會其時也,猶當複至。當以何策禦之?”

信陵君道:“秦但退出關,吾將厚軹城之守,而以能臣守之。”

段子乾道:“兵將何出?”

信陵君道:“以各邑之流民移之軹,可得勝兵者數萬,必可守也。”

段子乾道:“前者有聞,軹之流民皆遷安邑,軹乃得治。今複以流民遷之,吾恐軹將複亂矣!”

信陵君擺手道:“燃眉之急,在秦出軹關。但得其出也,方得言其餘!”

眾人一時也議不出什麼計策,隻得一麵下令加重對太子的看守,絕不許太子潛逃;一麵派出使者,往鹹陽說秦王。這個前往鹹陽的人,十分難尋,既要能言善辯,又要隨機應變,關鍵時刻要能做出關鍵的讓步。魏齊說還是由須賈大夫去吧。段子乾說須賈大夫雖然能言善辯,但卻不太能隨機應變,尤其缺乏因勢利導的能力,很可能讓談判陷入僵局。

堂上沉默了片刻後,信陵君忽道:“段子其往乎?願勿辭其勞!”

魏齊道:“善哉,斯議也!段子身居高位,常得隨王,受恩之厚,常人所不及。啟封之和,華陽之盟,段子皆與焉,與穰侯、武安諸君皆有深交,且辯才無雙,當時不及。誠哉斯人也!”

段子乾道:“非臣敢辭。啟封之和,華陽之盟,魏人多以臣外臣,輕魏之地而重己之爵。誠恐三人成虎,其勢難返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