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道:“幸得事了,汝等且歸,善保胎氣。”太子和王女辭去。太後看著他們下了台階,才轉身往後宅而去,嘴裡輕聲念叨:“吾以親兒待彼,願彼以親兒待吾兒!”
太後午休時,秦王派人過來詢問今日會談之事。會談時藏在屏風後麵的女官取出整理好的文字紀錄,交給侍郎拿走。
到了晚餐時,行人複將段子乾請到距離甘泉宮不遠的章台宮中。由於散朝已久,宮門口已經沒有了眾秦臣歡迎的隊伍,倒顯得比早上拜會太後時冷清。不過到宮門迎接的人是過硬的:涇陽君、高陵君和安國君,而在庭內唱讚的,則是穰侯。見到這個陣容,段子乾已感不虛此行!
段子乾於正殿陛見秦王,秦王於座中回禮。段子乾自然坐西席,坐東的是穰侯,身後則有三君。坐定,穰侯唱讚道:“宴起!”
於是殿內外響起樂聲,舞女們就在殿前表演單人、雙人、三人舞。庖廚奉上鼎簋,每人都排了滿滿一席,絕不止九鼎七簋。段子乾暗笑秦人蠻夷,不通禮儀。
鼎簋整齊,樂舞停止。穰侯起身讚道:“魏使為秦王壽!”
段子乾恭敬地舉起爵,避席而禮,道:“魏臣段子乾,謹奉敝主命,為秦王壽!秦王千秋永固,萬壽無疆!”酹酒於地,再拜而起。
穰侯又讚道:“秦王為魏王壽!”
秦王道:“安國君其代寡人!”
安國君也舉酒避席,麵向魏使席位而禮,道:“秦安國君,謹代秦王為魏王壽。魏王社稷清寧,風調雨順。”也酹酒於地,再拜而起。
穰侯再讚道:“魏使其為秦王賦!”
段子乾早有準備,當即賦出《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萊。樂隻君子,邦家之基。樂隻君子,萬壽無期。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隻君子,邦家之光。樂隻君子,萬壽無疆……”
穰侯讚道:“秦王答賦!”
秦王道:“就以段子所賦《南山有台》為答。”
於是音樂再起。一眾女樂齊聲唱道:……“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隻君子,民之父母。樂隻君子,德音不已。南山有栲,北山有杻。樂隻君子,遐不眉壽。樂隻君子,德音是茂。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樂隻君子,遐不黃耇。樂隻君子,保艾爾後。”邊歌邊舞,把《南山有台》唱了一遍又一遍。在歌舞之中,賓主舉爵,頻頻唱酬。
漸漸的,樂曲轉為周南,女樂們複唱《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隻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隻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隻君子,福履成之。”
段子乾起而拜道:“秦魏有婚姻之好,同盟之誼。垣與軹,敝邑之臣治之無方,幸賴秦治之,萬民有養,鰥寡孤獨,皆有所歸。魏實讚之。敢情王賜還垣與軹,魏惟效其力,蹤其後,而治之!”
秦王道:“穰侯壽七旬,體健而無疾,美矣哉!願穰侯以壽為祝魏王。”
段子乾不知其意,隻得站起來,立於一旁,代魏王受祝。
穰侯道:“祝魏王,王甚壽,金玉是賤,人為寶!”
段子乾道:“善哉!”
秦王道:“願再祝!”
穰侯道:“祝魏王,無羞學,無惡下問,賢者在旁,諫者得人。”
段子乾道:“善哉!”
秦王道:“願再祝!”
穰侯道:“祝魏王,無得罪於群臣百姓。”
段子乾道:“吾聞之,子得罪於父,臣得罪於君,未聞君得罪於臣也。”
穰侯道:“子得罪於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於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謝之,君能赦之。昔桀得罪於湯,紂得罪於武王,此則君之得罪於其臣者也,莫為謝,至今不赦。”
秦王道:”願魏王善修其道,綏遠懷來,不失其德,江山日昌!“
段子乾道:”敝邑之王或有愆過,未聞失德也!“
涇陽君道:”王使入於軹,而為民所逐,非失其德,孰能如是?“段子乾聞言大驚,但一時卻想不出什麼反駁的話來,急得額頭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