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獻上黨(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902 字 7個月前

但留在平陽的馮亭漸漸發現情形有些不對。平陽地處對秦作戰的一線,未免太過平靜!在他旁敲側擊、迂回周折地打聽下,馮亭終於了解到,平陽已經與秦國達成年年納貢的協議,而且去年的貢品已經運出,而陽成君現在運往鹹陽的,乃是今年的貢品。這些貢品早在年初就已經定下來,秋收後向平陽集中,由平陽統一轉運。馮亭了解到這些後,渾身冰涼!

陽成君整整一個月後才回來,這時已經是臘月了。平陽各處歡欣喜慶,民眾都在準備過年。

陽成君告訴馮亭,經過再三努力,秦王同意以接收上黨十七城為條件,與韓結盟。

馮亭大驚,道:“若失上黨,和秦何益?”

陽成君道:“猶存平陽、三川及鄭也。”馮亭張口結舌,不知如何應答。

陽成君對馮亭道:“汝可報王,或獻上黨與秦和,或與秦戰。臣幸不辱使命,惟王命是從!”

馮亭哪裡敢回去。陽成君的話有幾分真實,馮亭還有知道;就這麼冒冒失失地回鄭國,怎麼向韓王複命?他隻得硬著頭皮道:“王以使命付諸君上,君上但與王盟,臣乃歸也!”

陽成君道:“既如此,吾當遣使於上黨也。”

從平陽到上黨道路並不近,加之崎嶇難行,使者來回竟然花了兩個多月時間還沒有回來。在這期間,秦軍在一名五大夫的率領下,渡過黃河,一連奪取了十座城邑,直逼滎陽。韓平再派一名使者韓陽秘密入平陽,詢問外交進展,催促儘快媾和,否則滎陽不保,鄭國也就成了一座孤城!

馮亭把陽成君使秦的事告訴了韓陽,說秦必欲割上黨而後能和。韓陽倒和馮亭不同,他不認為割讓上黨有多麼了不起,比起鄭國的安危,遠在山間的十來座山城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就一名五大夫不就占領了滎陽十座城池嗎?

馮亭帶著韓陽一起來見陽成君。陽成君道:“既有王命,願使親往說之。”

韓陽走後沒幾天,前一名使者回來了,報告說,上黨守靳黈拒不承認和議,必得王命乃從。陽成君隻是冷笑,道:“王命已至,王使往矣!”

韓陽比前一名使者動作迅速多了,隻用了不到一個月就回到平陽,氣急敗壞道:“靳黈無禮,不從王命。”

陽成君道:“靳黈何言?”

韓陽道:“彼曰,人有言:挈瓶之知,不失守器。王縱有令,而臣太守,雖王與子,亦其猜焉。臣請悉發守以應秦,若不能卒,則死之。臣再三說之而不可得,奈何?”

馮亭道:“吾觀時近春暖,河田漸開,秦卒將儘歸於畝。鄭國可無慮矣。慎其城守,修備器具,秦必不敢攻。”

韓陽道:“非所言也。秦絕滎陽,則殽西不複韓有;秦絕太行之道,則山西不複韓有。韓土三分失其二,猶可存耶?方今之計,乃速與秦盟,他則不計矣!今失上黨,隻失其一,雖殘破,猶可自保!”

馮亭十分痛苦地道:“奈何韓之境一至如此也?”

陽成君道:“寡人已許應侯獻上黨,今春河將開,而地不進,吾恐應侯將以背也。”

馮亭忽道:“臣觀上黨之不入秦也,惟在靳守一人。臣願入上黨,召回靳守,則事必諧矣!”

陽成君道:“善!汝與韓陽可持王節入上黨,靳黈聽令則罷,否則汝等乃假上黨守!”便將馮亭帶來的王節交給馮亭。又對韓陽道:“鄭之危,汝儘知之,當告靳黈,慎勿誤也。”馮亭領了節符,與韓陽辭去。韓陽以為馮亭真的要去替回靳黈,還有些擔心,出來後,悄悄問道:“上黨既險且困,非常人所能守也,卿其為之?”

馮亭不願說出自己的真實意圖,道:“若歸上黨於秦,蓋三數月耳!”韓陽聽了聽也在理,反正代理上黨守也隻是為了獻給秦國,又不是真的要在那裡當官!

經過一番準備,就在春耕大忙時節,馮亭和韓陽帶著幾名隨從離開平陽,前往上黨。由於山地乘車不便,他們各騎一頭毛驢代步,一應輜重也都由毛驢馱著,跟隨著一隊商隊,離開平陽,前往上黨。從平陽到上黨,要途經若乾險要地段,人煙稀少,如果不是結伴而行,強盜、野獸,甚至惡劣的氣候,都可能讓人送命!由熟悉道路的商旅領路,是最好的進山之策。

不過春天商旅較少,為了湊集人數,一行人等候了一段時間。在商隊首領的帶領下,經過十來天的風餐露宿,一行人雖然吃了些苦,倒也順利到達上黨長平,這裡是上黨郡守的官司所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