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百裡石城(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691 字 7個月前

趙括道:“非罪也。但勞將軍耳!”

廉頗對趙括還是很有好感的。見趙王命趙括來接替自己,雖然有些不放心,但也覺得是一種解脫。畢竟野外作戰了二年,任誰都有心理疲勞的時候。派個人來暫時替換自己,不失為對自己的褒獎。目前朝中,除了趙括,似乎也找不出其他人可以出征了。許曆雖然是國尉,但難以獨當一麵。

現在長平已經有二十萬軍隊,包括從邯鄲來的十五萬,和太原來的五萬。萬人將就有二十名,不是宗室,便是貴戚。上黨民眾也按行伍編組,但隻編成一軍,由廉頗的一名門客管理。廉頗派軍使將這二十名萬人將都召到大帳,向大家宣布重大決定。

眾將集齊後,廉頗通報了趙王的決定,向大家出示了合符的情況。趙括道:“諸君出征經年,皆生蟣矣。王甚勞諸君,命括暫代之!”眾人皆拜道:“但為宗廟,不敢言勞!”

一名萬人將問道:“何諸將之幼也?”

趙括道:“此前部,大隊在後,複有糧秣至焉!”

廉頗道:“月色明亮,各將盍各言其道!”

趙括道:“願親往營間以觀之。諸君勿辭勞苦。”本來大家隻是想在圖上簡單介紹一下就算了,不想趙括竟然要親自到前線去巡視。二十萬人,三百裡防線,這要介紹到什麼時候!大家都望向廉頗,希望他能出來阻攔一下。

廉頗道:“少將軍欲親臨視之,未得辭勞。臣願為先驅,諸公且歸。但以備戰為要,將軍至者,乃迎焉!”

趙括道:“無須也。括年少無識,願得諸父教也!”趙括謙遜的態度為自己贏得不少好評。

將眾將送走,廉頗乘著月色,沿著第二道山腳,上到離前線最遠的百裡石城。這裡依著山勢,築壘著一道石牆。所謂石牆,不過是把石頭堆在一起,再用土夯實加固,形成的一道胸牆。工事雖然簡易,但居高臨下,也是很有威脅的。

百裡石城,由五萬人據守:三萬人輪流上城,兩萬人輪流休息,戰時作為預備隊,增援危急地段。廉頗指定了一名年資最長的萬人將為將軍,負責這裡的一切。

登上石城的門樓,月光下,整個戰場儘收眼底。廉頗讓跟來的五名萬人將各自回營,指著從對麵山梁伸延過來的一道山腳道:“此山之後,乃秦軍大營也。”趙括目測一下,從他們站的地方到那座山梁大約二十餘裡,而那座山腳也大約長二十餘裡,它與另一支山腳合抱而成的穀口特彆清晰,大約有山腳的多一半長。山腳上也築有壁壘。由於山腳的阻攔,秦軍的營柵分布被完全遮蔽,穀內一片火光,在天空中凝成一朵朵烏雲。

廉頗又指了指西邊十裡之外,道:“長平之入上黨也,彼徑最捷。吾閉此徑,則斷入上黨之道也。”又指了指東邊,道:“二十裡外亦有孔道通上黨。吾夾山而守,此道斷矣!”

廉頗的門客加上趙括帶來的家臣和青年軍官,總計有百十來人,在石牆上漫步。現在牆上是十步一卒放哨,其他人都在牆下休息。軍營設在山後的山穀中、山坡上。更遠處,燈火通明,應該就是民眾居住的場所。由於營地管理得很嚴格,山穀中不聞多少汙穢之氣。但成群結隊的蚊子卻鋪天蓋地而來,凶狠向士兵們發動攻擊。

一邊看著地形、壁壘和營地,一邊聽廉頗的介紹,雙方來到一段與前段石牆垂直的石牆前。趙括等走上石牆向下觀望,一條道路從山下蜿蜒而過。不用說,這就是扼上黨咽喉的丹朱嶺陣地了。

廉頗道:“吾所念者,惟此道耳。此道不失,則上黨無恙!”他指了指對麵山上的秦軍陣地,複道:“彼欲攻吾,必出山岡,下山而複登山,力不能濟也。”他又指著向兩端延伸的石牆道:“城長三十裡,彼亦難繞出吾後而攻之。”趙括注意到,這道石牆不僅控製著進入上黨的道路,而且也為山穀中的軍營提供了防禦。在這裡,廉頗部署了一萬人,另有一萬人的部隊隨時可以加強他。

順著這道石牆下到山腳,天已經開始亮了。這道山腳與夜間上山的那道山腳幾乎相連,兩道山腳合抱成的山穀中,依然安置著大量軍營。山腳之外就是連綿的城壘,城壘之外,就是丹水。

廉頗道:“天色已明,今日且住。不時將聚眾點兵,餐後,吾恐秦人將至也!”

趙括道:“吾之營五千在上黨,願近之。”

廉頗道:“餐後便當迎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