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南邊出來,趙括又轉向北邊,這裡有寬闊的山穀,兩側並不險峻的山巒,是一個良好的戰場;無論是誰占領了一側的山脊,就對山穀中的軍隊構成壓倒的優勢。這一特點,使得雙方都不敢在這一帶用兵。不過趙括有時想,如果從這裡派一支奇兵襲擊高都,是不是有可能得手呢?但他並不敢輕易嘗試,這麼做風險太大了!
由於在南邊營柵內整軍時間較長,趙括沒有巡視到石城,而是提前下山,巡視安置在山穀中的營地。從這裡曲裡拐彎回去,這一夜大約巡視了一百多個營。回到大帳已經是半夜。趙括合衣倒下,酣然入睡。
次日進來點軍畢,趙括宣布,昨天作戰有功的三千趙卒起為督戰,凡作戰畏縮不前的,準其陣斬之!諸將聽聞設立了督戰,臉色變更,都知道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趙括將三千督戰隊帶到南麵的營柵前,沿山列好陣勢。這些士卒本來就是善戰之士,又得到督戰的指示,自然氣勢如虹,陣型列得格外整齊。
旗鼓就設在壁壘上,八千準備出城作戰的士兵繃緊了臉,寫滿了緊張。一聲鼓響,十名旗手衝出營柵,立定旗門,十營正兵一湧而出,立好陣勢。
對麵的秦軍五千部隊已經列好陣勢,正自向前壓過來。這一次,趙軍沒有退兵,在列陣完畢後,當秦軍進到百步之內時,也勇敢地迎上去,發出猛烈的撞擊聲。九個營依次接敵,各各撞擊,被戟矛刺中受傷的人數迅速增加。但這一次,他們沒有補充,而是聚集在中營的旁邊,自行裹傷。
當九個營都被撞擊散亂,正在整隊時,營柵內三千戟兵突然湧出,他們基本不成行列,高舉著戟,狂呼著衝殺過來。正在後麵整隊的秦軍見狀,也就招呼著同伴散亂著衝殺上去,形成亂戰。這時,誰能形成局部以多打少,就能占便宜;陷入以少打多,則會吃虧。但總的來說,秦軍比較協作,經常十來個人自發組成一個戰鬥小組,去圍殺落單的趙軍。趙軍吃了幾次虧,學了乖,也集成幾十上百人的大集團,不讓秦軍有圍殺的機會。而這時,潰散的趙軍整好隊伍,重新投入戰場。而秦軍由於陷入了混戰,耽誤了整隊,明顯陷入不利。秦軍隻得鳴鐘,將秦軍收回。
這一回整好隊的九個趙軍營沒有在山前停下,而是堅定地向山上發起仰攻。那群隊伍不整的戟兵,也揮舞著長戟,呐喊著從兩邊往山上衝。
秦軍在山上的中營是有一百弓箭兵,當即射出了手中的箭,但數千人進攻,一百隻箭根本不夠看。雖然有人中箭倒下,但感到優勢在握的趙軍還是勇氣十足地往山上衝。出擊的公乘一聲長歎,隻得向後退去。
占領了小山包的趙軍暫時在山山裡停下,重新整理了隊形,再向秦軍撲去。這一次秦軍中營沒有能給散亂的軍隊爭取到足夠的時間,隻有少數幾個秦軍營整好隊,向趙軍反衝過來,很快就被衝散。而那群揮舞著長戟的趙軍則散亂著衝向秦軍,打斷他們整隊的節奏。王齕無奈,隻得將後援五千秦軍派出,擋下趙軍的進攻,將潰不成軍的秦軍接應回營。趙軍見秦軍援軍接應,也就停止了進攻,退回到出發地點。秦軍也沒有再追擊。
如果說昨天的作戰,趙軍算是與秦軍打了個平手,那今天這一仗可以稱得上是勝利。見秦軍在對峙一會兒後,主動撤回,趙軍也就退回壁壘之中。得勝的貓兒威似虎,這隊趙軍趾高氣揚,比山上的督戰隊還要威風。那些沒有出戰的父兄老弱,都聚在門前,見他們入壁中,一起發出震天的歡呼!
趙括本來準備打一天的,打了半天仗就結束了,好像還占了些便宜,心裡高興。他站在門樓上,向樓下列陣的趙軍慰勞,獎勵他們的勇敢和機警,祝賀他們取得了場不容易的勝利!
全軍歡聲雷動!
趙括宣布,本軍今天全都倍食!又引起一片歡騰。
趙軍戰勝秦軍,而且是一支不被看好的趙軍戰勝秦軍的消息,迅速在趙軍中傳播開來,激蕩著每個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