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取糧山後,秦軍當天夜裡沒有發動攻勢。趙軍也陷入失去糧倉的巨大陰影中,隻是抓緊加固壁壘,整頓戰守器械,防備秦軍再來進攻。特彆是趙括大帳所在的那座山頭,是趙軍全部營地中惟一沒有陣地陷落的山腳。預計秦軍的下一個打擊目標可能就是它,所以駐守這裡的趙軍更加緊張。
趙軍四十多萬人猥集於一個小區域內,真要消滅他們也不容易,他們要反咬一口也會很疼。從分割趙軍考慮,拿下大帳所在的山腳是大勢所在;而白起對南麵堡壘群特彆不爽,這裡頂在向各處進攻的要道上,如果拿不下這裡,其他區域就不能放手打。他把自己的大帳推進到丹水岸邊的小山包上,就是衝著這個堡壘群來的;奪取糧山其實也含有威脅堡壘群的意思。
在昨天的會議上,王齕和王陵都認為,在奪取了石城以後,儘快奪取趙軍的主帥大帳,有利於迅速擊敗趙軍。如果後方首腦被打掉,這裡那裡幾處堡壘不足為害。從大勢上說,奪取糧倉隻是壓縮了趙軍,並沒有分割趙軍,立即殲滅趙軍的態勢並未形成。如果趙軍負隅頑抗,未來還有很多仗要打。
立即進攻趙軍主陣地,最大的障礙是上郡的兵力不足。由於上郡人口稀少,地處邊地,各地必須留下大批防禦兵力,所以上郡隻派出一萬多刑徒,其餘部分用牲口補足。而上郡帶來的一萬牲口已經在安邑、高都、端氏發揮了重要作用。上郡尉摎發起過幾次試探性進攻,沒能找到趙軍的弱點。
從昨天夜間的攻擊過程來看,合理使用劍士是一個關鍵點。而在那個山腳,如何使用劍士也是個難題。那處山地幾乎沒有可以取巧的地方,隻能硬攻,但拿劍士拚消耗,誰也不敢。而上郡軍又偏偏拚不起消耗。在北地軍歸屬於白起後,石城王陵所屬就隻有關中軍和上郡軍兩支部隊,三萬人。即使用三萬人強攻趙軍的主陣地,那也是不夠的。所以,分割趙軍的想法雖然誘人,但如果不對兵力作大的調整,也很難做到。
大家都同意,奪取糧倉將立即改變敵我強弱態勢,與敵以巨大的震撼,所以最後達成的意見是先攻取糧倉,再決定下一步進攻方向。白起認為,攻擊南線堡壘不必對兵力作進一步調整,各部隊從現地就可以開始進攻,就把心思放在進攻堡壘群上了。他在給秦王的戰報中寫道:“臣等既奪趙食,複將撻其門而入其庭,破趙隻在數日間!”
在從司馬靳那裡得知糧倉中其實並無多少餘糧,自己隻是被趙括當了擋箭牌,趙軍的軍心大約也不會因此而急劇渙散。這種被小兒利用的心情,也在下意識中促成白起下決心攻占南線的堡壘,給趙括一個教訓,讓他知道,前輩是不可以隨便利用的。
這天夜裡,白起領著十來個隨從和丹水營中的一名公乘秘密來到東嶺營中。第二天點軍後,白起隨著換防的秦軍上了糧山。東嶺的兩名公乘也跟著上了山。白起與三名公乘一起巡查了營地的守禦。
整個營地縱橫裡許,偏北的部分屯兵,偏南的部分是糧倉區,有一道營柵隔開。在趙軍駐守時,這裡設一個營,主要屯於北部,南部糧倉的部分沒有命令不得進入。糧倉的南麵是堡壘區,東西兩側都有趙軍軍營,所以屯於營中的趙軍其實相當於治安軍,一般是不會有戰鬥任務的。而且不能長時間屯駐,以免發生腐敗行為,通常以五日或十日為率,各營輪換。二十營輪換一輪,一般也就到了更卒的時候了。那時候,老兵離開,新兵就位,重新開始輪換。但石城的失守,使得糧山的東麵和北麵暴露出來。以忠誠,而不是善戰作為挑選標準的糧山守軍,不是白起的對手,麵對緊急情況時,舉動失措,連犯錯誤,造成糧山一夜失守。連續的攻擊也不得法,又遇上了劍士,自然損失慘重,而一無所獲。
但現在糧山為秦軍占領,守禦的態勢與趙軍完全不同了。山下兩麵都是趙軍,相距不過二三裡,雙方一舉一動都在對方眼裡。而整個營地都必須加以守備。營地縱橫三百步,按百步一人計算,需駐軍六百人,所以安排了一個營五百人;再加一百弓箭兵駐於箭樓。
白起等人向公大夫和官大夫指示了防禦的重點。大家進入糧倉區,五座大糧倉巍然屹立。進到裡麵,卻空空如也,隻有第五座糧倉裡還存有大批草袋裝的泥土。白起過去看了看,對官大夫道:“若壘之於壁上,得無固乎?”
官大夫道:“臣愚鈍,未能及此!”
白起複道:“吾觀此倉,各得百人,亦將一營也。半居於樓,半居於倉,頻頻巡哨,未可緩也。”
公乘立即讓公大夫傳令,將另一營也調上來,進駐倉中。
出了糧倉,就是營柵的後門。這裡按十步一卒的比率安排了三十人瞭望。白起等人到來後,對麵的瞭望立即敲響了竹筒示警。一名百人將登上瞭望看了看;不多久,又一名五百人將也登上來望了望。白起對公大夫道:“趙人將攻矣,如之奈何?”
公大夫道:“奈何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