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強攻不遂(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3910 字 7個月前

秦軍似乎也了解到這一點,在這一天剩下的時間裡沒有再發動進攻,列隊到太陽西下,就收隊回去了。

一收兵回營,廉頗立即把各千人將招集到自己的大帳中,重點介紹了今天的戰鬥,對趙成臨機想出的戰術大加讚揚。

利用優勢兵力,硬插秦軍的身後,而不是在正麵和他僵持,這打開了趙軍的思路。另外,隱蔽在秦軍身後的弓箭兵發揮了巨大的殺傷力,秦軍的損失幾乎全是由他們造成的。當然,這麼做趙軍也有損失:繞到秦軍身後的部隊要在一定時間內承受秦軍弓箭兵的打擊,隻有不怕死地迅速突擊,才能完成驅趕秦軍弓箭兵的任務。總結了這幾點,廉頗隨即要求各千人將根據自己部隊的情況,調整作戰方案,重點是突擊秦軍的後方。“汝等之兵雖非千五百人,然亦倍於秦,擊其側後,亦當成功!”廉頗最後總結道。

趙成的戰術動作早已經被各千人將看在眼裡,他們也不是笨人,在得到廉頗的指點後,各各心有所悟。鑒於趙成這幾天一直戰鬥在第一線,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廉頗宣布,將薦趙成為大夫。——趙成由於與趙王的親緣關係較遠,目前隻是一名士。

第二天,秦軍再次集結下山,列陣於水邊,同樣以一個加強營約七百人發動進攻。趙成這次沒有讓兩翼的奇兵先上,而是三營一起前進,自己用中營吸住秦軍,但不與他強硬碰撞,必要時甚至可以稍稍後退。兩翼的奇兵則突到秦軍的側背,甚至河中;同時,趙軍的弓箭兵也突入到隱蔽的射擊陣地。各軍到位後各自按預定的目標發動攻勢,秦軍作戰非常頑強,頂著背後的攻勢,全力壓迫正麵的趙軍,試圖先擊潰正麵之敵,但與那些奇兵算賬。但趙成親自指揮的中營雖然實力不足以與秦軍對抗,但卻能勉強維持正麵陣形不散。而且身後還有援軍即將趕到:秦軍始終不能將他們擊潰。

被弓箭兵射倒一批,一部分人還要轉身身與趙軍的奇兵周旋,真正與趙成中營對抗的,實際上隻剩下盾牌和長矛兵。再合戰數合,秦軍也感覺吃力,而後排戈戟兵的損失尤其巨大。他們終於難以支撐,向河邊且戰且退。下河的趙奇兵已經完全驅離了秦弓箭兵,現在已經轉回身來支援另一支趙奇兵,給秦軍回撤製造了不小的麻煩。秦軍第二個營不得不在還沒有完全整好隊的情況下下水,接應第一隊回撤。

由於秦軍是且戰且退,他們沒有餘力把無法行動的秦軍傷兵拖走。五名秦軍被趙軍斬首。趙軍雖然也有不少人受傷,有些人的傷還比較重,但都得到及時的援救。

這一仗似乎真正地打擊到秦軍的士氣,第二天秦軍隻派出兩個營下山列陣。廉頗見狀,也就讓除趙成之外的其他趙軍原地休息。對峙了一天,雙方都沒有實際動作,秦軍收兵回營,趙軍也就跟著收兵。

王陵集中全軍精銳,希圖中央突破的戰術沒有奏效,反而折損了不少精銳士卒;特彆是趙軍采用的新戰術,自己完全沒有破解的餘地。散兵可以在溝溝坎坎、怪石嶙峋的道路上通過,而自己的方陣必須沿平坦大道前進,完全堵住對方向側背的滲透是不可能的。而同時適宜徒涉和方便登岸的地段也就眼前這一小段,八百人一陣已經是極限,不可能再增加兵力。一個營一個營地連續推進,要求前一個營必須能將當麵之敵擊退一個足夠的距離,至少得有一裡地吧,才能給第二個營騰出上岸的空間。而這幾天的作戰顯示,突破這一裡地有多麼艱難!更何況,一裡地外,還有另一支趙軍千人將等著呢。

王陵左籌右算,找不到突破的機會。設在山坡背麵的傷營已經有了近一百人。由於缺少醫藥,他們中的一些人傷口開始紅腫。王陵決定暫時停止進攻行動,把這些傷員先送回黎城。自己從上黨出來作戰已經有十來天了,炒粟已經消耗了一半。王陵自覺沒有能力在十天內突破趙軍的防禦,他還給李冰捎了個密信,讓他再準備一個月的炒粟,相機送到前線。

應該說,這一要求對秦軍來說並不尋常。秦軍通常隻為出征的刑徒準備一個月的炒粟,其他補給都要取食於敵。但上黨之戰打破了這一常規,兩軍相持了半年之久,把張祿在河東數年經營的積蓄消耗一空。但上黨之戰畢竟是武安君白起親自指揮,還有秦王親自坐鎮,最終的結局也是驚人的好,秦國上下並沒有什麼怨言。但王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