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鹹陽驚變(1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657 字 4個月前

平原君一行回到宅院後,這裡的建築布局令人感覺清爽、涼快,暑熱似乎被隔絕在城牆之外。在大家各自歇息之時,平原君來到毛遂麵前,深深一揖,道:“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複相士!”

毛遂道:“臣乃今日處囊中耳。”

一名門客道:“以力劫大國之君,而令之盟,其意何如?”

毛遂道:“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而齊歸魯之侵地。吾欲效之,以合縱也!”

一名門客道:“楚王經日不言者,欲君上再與其利也。而君上不允,彼意已動,遂適奉其會而已。非以力劫之功也!”

平原君道:“彼意雖動,無機不發。毛先生啟其機,功不可沒!”

與楚國盟誓合縱後,平原君繼續留在楚國,一麵督促楚國出兵之事,一麵繼續派人與各諸侯談判,爭取他們的支持。在得到楚與趙結盟後,韓國的態度也有所改變,似乎有意參與對秦的作戰。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在得到楚國保證不會襲擊其後方後,韓人決定直接出兵河內、上黨,收複韓國故土,而不是出兵邯鄲。平原君表示,隻要韓國盟誓參與合縱,趙軍可以協助韓國作戰;但韓國死活不同意盟誓合縱!

與齊國的交涉並不順利。齊王和實際掌權的君王後堅決不在諸國之間選邊站,表示不參與諸國之爭,齊國軍隊決不出國境,而且也不允許諸侯軍隊進入齊國國境。

隨著第一批收獲入倉,楚國的軍隊開始向睢陽集結,楚王任命令尹春申君黃歇督軍,司馬景陽為將,共同率領。十多天後,魏王也任命晉鄙為將軍,征發魏國士卒十萬,準備入趙。平原君見楚、魏兩國皆已起兵,使命完成,遂帶著隨從二十人,低調返回邯鄲。

平原君出使列國的這幾個月中,趙軍與秦軍多次交鋒,互有勝負,但秦軍對邯鄲的威脅始終沒有解除。王齕控製著大軍,牽製住趙軍主力,四下派出小股部隊劫掠鄉裡,甚至一度出現在邯鄲城門外。雖然隻是小股部隊,但威脅甚大。廉頗不敢大意,下令邯鄲城門關閉,邯鄲閉市,實施警戒,邑民無故不得外出。

經過幾個月的劫掠,邯鄲城外已是一片荒蕪,秋收自然無從談起。廉頗為了製止秦軍的劫掠,連續發起了多次進攻,但均未能動搖秦軍的地位,反而造成自身巨大傷亡。好在邯鄲四郊皆無法農作,邑民糧食困難,廉頗把那些勝兵者收攏起來,還能及時補充戰鬥損失。

經過幾個月的修築,秦軍的營柵也日趨堅固。秦軍驅使留在鄉邑中的趙人,包括婦女和兒童,甚至外出劫掠精壯和商人,不分晝夜地修築和加固營壘,從邯鄲到武安,幾乎形成一條堅固的甬道。

不能工作的趙人被秦軍無情斬殺,屍體被分食——秦軍的糧食供應也陷入危機,而邯鄲城外已經搶不到糧食了!

王齕已經不知道該如何結束這場戰爭了!

按照張祿他們在鹹陽的設想,隻要將邯鄲附近破壞到一定程度,影響到次年的收成,邯鄲就一定會屈服。而現在,王齕不僅將邯鄲秋天的收成徹底破壞了,連現有的糧食都吃得精光;邯鄲人不僅挨不過明年的饑荒,就連今年也過不去!但邯鄲並沒有屈服,沒有任何放棄抵抗,要求和談的舉動。

由於秦軍在城外的劫掠範圍日益擴大,他們與城內子楚公子的接觸機會也多了起來。王齕了解到,趙王雖然沒有屈服的意思,但也沒有放棄媾和的可能,時不時會派人拜訪子楚,詢問秦國是否有意和談。但趙國一方執意不談獻城的事,子楚也隻能回答鹹陽目前沒有進一步指示,並敦促趙國儘快獻出承諾的城池。但隻要一提到獻城的事,談話就會陷入僵局。趙方會舉出秦軍在城外所遭受的損失,證明秦軍的舉動是徒勞的,而且毫無希望。並且聲明,諸侯的援軍不日即到,那時十萬秦軍將死無葬身之地!

王齕則轉告子楚,十萬秦軍要想從邯鄲周圍撤退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除非秦趙媾和,否則在趙軍的追擊下重新退回上黨,很有可能演變成一場潰退。言外之意,是希望子楚能抓住任何媾和的機會,爭取媾和成功。

儘管城內外信息溝通順暢,但秦軍的處境還是越來越絕望:趙軍不顧傷亡地向趙軍發動一場又一場進攻,雖然都被擊退,但也給秦軍帶來巨大傷亡。與趙軍能夠得到及時醫治和補充不同,秦軍的傷員醫治往往不及時,輕傷員完全要靠自己的自愈力恢複,重傷員則必須有能力自行徒步數十裡,到午汲城去醫治,走不到午汲城的重傷員,幾乎隻有等死。目前因戰鬥減員人數已經過萬。

除了戰鬥減員外,這支部隊從正月集結到現在,已經七八個月了,連續作戰,疲憊不堪,疾病叢生,頭痛、氣喘、浮腫、腹痛、泄瀉、發熱、黃疸、癰疽……各種病症都在營中出現,全身長虱子那都不用說了。非戰鬥減員幾乎每天都有。

而且,糧食也到了山窮水儘的程度了。邯鄲周圍幾乎已經搶不到糧食,指望上黨接濟更不可能。本來武安的農業生產恢複得不錯,武安人對秦人還沒有什麼反感。但入秋以來,隨著糧食危機,武安人與秦軍的矛盾開始激化。王齕不得不采用更嚴厲的秦法約束武安人,並強行將武安的糧食運往邯鄲城下。但以區區武安一境,供應十萬大軍的糧食,無異癡人說夢!

惟一還沒有變化的,武安城內,李崇還遵守著與秦軍的默契,秦軍不攻城,趙軍不出城。但武安城中那一萬多士卒和三萬居民,始終是一個心腹之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