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牲”,即豬、牛、羊,每樣一隻稱一牢。按理,祭天當用九牢,但秦王認為,這次祭祀隻是臨時通知一下上天,而不是正式的祭祀,不用搞得太隆重。所以隻用了一牢。主祭也不是秦王,由太子代行。
壇下飄揚著各種旗幟,壇南兩側陳列金石絲竹,參祭百官各依其位,各司其職。職官之下,兩座大棚分列東西,那是受獻的秦王和晉獻的周王休息的地方。西周公一行代表周王進入西棚,圖冊、玉帛、土壤由周人攜帶,供奉於棚內正位案上。太子體弱,隻在棚中高坐,具體的受獻典禮由子楚參與完成。子楚作為太子的太子的身份,雖然沒有經過冊封,但已經儘人皆知。
在蔡澤前往館驛通知西周公的同時,太子也和子楚、張祿、太仆、宗正等秦室官員一起出發,前往祭天壇。在往來使臣的協調下,兩批人馬幾乎同時到達壇下。雙方同時下車,前行十步,相互見禮太子在前,子楚與西周公在後,其他官員跟在兩人的後麵,整齊地沿著清掃出來的道路,往天壇方向而行。子楚與西周公各執玉圭,其他人捧著各自的祭品,肅然前行。天沒有亮,暗影中,隻聞玉佩叮咚,不聞其他的聲音,連低聲的咳嗽也沒有。
兩邊人眾到達祭棚前,太子止步,西周公與子楚相向一禮,各歸其棚,將獻祭的物品放在相應的位置,默然肅坐,等待獻祭的時刻到來。
秦天官已經計算好當天日出的時刻,在日出前五刻,一聲鼓響,壇下的樂隊奏響雅樂,天壇上火堆燃起。子楚和西周公各率本國官員出棚,沿天路走向天壇。到達壇下,子楚先登,宗正在旁助祭。張祿和太仆背向天壇,麵向大眾。待子楚登上第一層台,太仆道:”拜天!“
子楚登上最高台上,站在火堆的南麵,麵向正北而拜。
太仆又道:”獻祭!“
子楚從旁邊的案上依次取下豬頭、牛頭、羊頭,投入火中。火焰迅速將三牲的頭吞沒,火光直衝天空,烈焰騰騰。壇下官員齊唱:”萬歲!萬歲!萬歲!“
太仆又道:”再獻!“
子楚從案上取下一爵,將酒傾入火中。火焰再騰。官員們再呼”萬歲“!
太仆道:”三獻!“
子楚再取下用白絹包裹著的玉璧,投入火中。火焰將絹布點燃,露出其中的玉璧。玉璧在火焰的燒灼下,發出陣陣聲響。官員們三呼”萬歲!“
張祿道:”周王獻土!“
子楚回到第一層台基上,西周公則執玉圭,也升到第一層台基,將手中的玉圭獻給子楚,口中道:”首獻其圭!“
子楚應道:”謹受!“接過玉圭,放在旁邊的案幾上。
西周公從台下的周人手中取過一包土壤,獻給子楚,道:”再獻其土!“
子楚應道:”謹受!“接過土壤,也放在旁邊的案上。
西周公再從台下的周人手中取過一個白布包,獻給子楚,道:”三獻玉帛!“
子楚道:”謹受!“也放在旁邊的案上。
三獻畢,西周公退下,於壇下麵向火堆三拜。然後,子楚捧著放著周人奉獻的三件物事,走上最高台,來到火堆前麵,將案幾越過火焰,放在火堆的對麵。熊熊燃燒的大火是對子楚嚴峻的考驗,如果子楚不能端正地將案幾放在指定位置,有任何偏斜,或者在放置過程中出現任何意外,比如衣袖被點燃,那就表明上天不允許秦國接受周國的國土,秦國必須將國土還給周國。
子楚這三天齋戒期間,每天練習如何正確地放置案幾,確保不出任何意外。現在,他跪在火堆前。剛才火焰飛騰的火堆,在玉璧的壓迫下,火焰低了下來。子楚屏住呼吸,以免被煙火所嗆;雙手平端著案幾,沒有任何遲疑,迅速地將案幾穩穩放在火堆對麵的地麵上,然後迅速起身,後退兩步,躬身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