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盜賊(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631 字 7個月前

家主道:“先生所賜,正其多也,無能報耳!”固辭不許,二狗提在手中,背了醫囊,醫者上了驢,一行人送至大道,兩人望東而歸。走到那條河汊穀口處,二狗勒住毛驢,向著猶站在大道口的一行人揮手辭彆。抬眼望時,那條河水乃從穀口流出,正不知其源流何處。迎麵一座高山,雄據其前,那水似乎蜿蜒流向山後。

毛驢載著醫者順著大道前行,二狗把醫囊和肉都拴在驢身上,自己在驢旁邊一路小跑每十裡休息一刻,讓驢吃點青草,飲飲水,自己也喘口氣,補補水,繼續前進。四十裡路,隻用了兩個時辰就跑到了,太陽還未下山。

早有巡邏的士卒接應到二人,將醫者送回家,將二狗護送進城,麵見蒙驁。

聽完二狗的介紹,蒙驁再次陷入沉思。

第二天,他依次拜訪了端氏的各路商人,向他們打聽山地內各股賊人的虛實。商人有往來河東做生意的,必須和沿途各盜賊搞好關係,利益共享,否則幾乎寸步難行。蒙驁在到秦國應征之前,在齊國曾伏於草莽。齊國商業發達,相應地也盜賊叢生。蒙驁深知其道,與盜賊打交道,最內行的莫過於商人了:他們的生意決定了他們必須打通商路,才能賺取利益;而打通商路,必須打通黑白兩道,形成利益共同體。端氏的商人生意雖不大,但依然必須深諳此道,才能維持自己的生意。

蒙驁的拜訪,令商人們大為驚異。蒙驁曾經草莽,現在又是端氏最有權勢者,黑白兩道的經曆令他天然占有優勢。在他的軟硬兼施下,這些商人略加抵抗,就隻能繳械投降,說出了他們知道的一切。經過數天走訪,蒙驁大致明白了周圍盜賊的分布:以大道為界,分彆有兩股盜賊,一股以馬邑至翼城的商路為目標,主要活動在馬邑以西;一股以端氏至翼城的商路為目標,主要活動在濩澤以北。兩股盜賊的主要力量來源就是南北兩片山地中的獵戶。獵戶打獵天然需要成群結隊,或數人,或十數人,乃至數十人分工協作,才能完成狩獵大型動物的任務。而在這中間,那些狩獵技術高,人數較多的獵人隊天然擁有號召力,成為這一片獵人們的首領。

獵人們能打獵,自然也能打劫。當獵取的目標為商隊時,獵戶就成了盜賊。如果兩片山地上所有獵人都集中起來,隻怕能有上千人;所幸願意打劫的獵人隻是少數,多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被迫打劫。而且打劫商人,劫來的東西通常當不得飯吃,還要再出手換成吃的才有益;而這又缺不了商人的參與。在這種共同利益的驅使下,商人與獵人/盜賊間就結成了無形的利益共同體。那些最有影響力的商隊與最有影響力的獵人隊出麵往往達成協議,在正常采辦貨物的同時,也為獵戶們采購一些生活必需品,特彆是糧食;遇到打劫的,問明來處,就給一些糧食賣路;收了糧食的獵戶,必須負責把商隊安全送達目的地——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打劫的和護送的,通常也需要公認的獵戶首領出麵辦理,才能維係住這一脆弱的平衡。

了解到周圍盜賊的情況,蒙驁決定儘快采取行動。現在已經進入八月,已經是秋季,如果是山下,應該開始進入收獲的季節。如果他從合陽得到的情報不錯,還有兩個月,聯軍就要大舉入侵河東。他必須在這兩個月內,把這裡的山賊勢力查清楚,並加以利用;並順藤摸瓜,找出他們背後的黑手。

事不宜遲,蒙驁立即召回分散在各地的公乘,商議對策。

清晨,分散在少水和濩澤的公乘都趕了回來。稍事休息後,蒙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少水周圍的這些山賊對自己的交通線構成巨大威脅,必須加以解決,否則,當趙軍進攻時,這就是一個不穩定因素。如果自己不加以利用,反而被其他諸侯捷足先登,將是重大的不利。

公乘們知道二狗已經大致探明那群山賊的老巢,認為隻要派出一個營加以清剿,不會有任何問題。蒙驁道:“彼盜賊也,居無定所,若以大軍臨之,必四散而逃,兵去則複聚,焉有寧時?且賊與民,其勢難辨;或晝則為民,夜則為盜,能儘殲其民乎?臣久在草莽,能知其性,願往說之,令不與敵,或以為友,則善矣!”

眾公乘皆道:“將軍負全軍之性命,焉得輕入虎穴,恐有不測。”

蒙驁道:“吾以草莽之道行之,必無礙也。彼雖強,不過三五小賊,吾以二十精銳入之,縱被困,出之非難。”

眾公乘再諫不從,隻能如議。蒙驁暫時分派了各公乘的任務,主要是密切關注上黨敵軍的動向,合陽方麵則還要逐步控製住通往上黨的道路。然後自己開始準備孤身入賊的事項。

經過兩天準備,蒙驁帶著二十名精心挑選的士卒,隻攜帶簡單的棍棒,由一名商人帶隊,從端氏出發了。二狗也在隊伍之中。他們進入醫者進入的那座小邑,找到了籬笆院的主人。商人主動對主人道:“端氏主願與眾英雄交,乃命小子為中。小子不敢辭,遂以請澤父!”

這位家主看來也就壯年,與商人年歲相當,商人自居後輩,稱之為“澤父”,顯然是因為這人地位非凡。

澤父見來的這二十一個人,個個精明乾練,顯然不是一般的人,他也不敢得罪,又不知虛實,以官場的姿態伏拜道:“微庶謹見端氏主!大夫有命,令一小僮呼喚,焉敢不從,豈勞大夫親至!”

蒙驁則以草莽大禮相參,道:“弟驁久慕英雄,恨無緣相識,今見澤父,則幸甚!”

澤父見蒙驁行了草莽大禮,急回禮道:“大夫如此,庶民何安!大夫有令但言,庶不敢不應!”

蒙驁道:“弟故在臨淄,於南山結草。後乃歸秦,入於端氏。雖入秦,不敢忘身世,願結於草莽,與共富貴!”

澤父見蒙驁說得如此明顯,且不避後麵的眾人;又見一眾人等皆是短褐,手執齊眉高的棍棒,隻道來的人都是道上的朋友,便道:“院內非相見之所,願入室相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