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發配河東(2 / 2)

長平長平 楚秦一鶴 4018 字 6個月前

鄭、芒兩家帶來的東西都被留在蒲阪,他們和這些移民一樣,隻背著簡單的衣物和餐具。鄭家隻有小奴母子三人,蓋聶還是個成年男子;芒家就比較麻煩,兩個女人,一個孩子,隻有一個剛剛成年的男子。蓋聶還要照顧芒氏一家。

從蒲阪經汾陰到皮氏,這一路還算順利。過了皮氏後,氣氛就有些不對了。驛站的接待人員操著生硬的秦音,顯然不是秦人;驛站的建設也十分草率,多數是些殘破的茅舍,糧水也供應不充分。路上的邑民也都帶著幾分恐懼和敵意,都遠遠地避開他們。好在帶隊的裡嗇夫經驗豐富,約束眾人不得妄動、妄言,快速通過。這樣走了三四天,進入絳城範圍,情況才有所好轉。

到達絳城後,河東守傳下教令,所有人員在城外安營,等待其他各縣征召的移民全部到達後,集中接受訓練,再進入平陽。蒲阪的裡嗇夫領了河東的公文,回去了。這五十戶人家被城裡派來的一名大夫接管。這名大夫帶著他們每天演練列隊、進軍、衝鋒,教授他們簡單的格鬥技巧。每天從早訓練到晚。幾天後,還從這些人中,根據訓練成績指派了什伍長。

就在絳城城外訓練的期間,日食來臨了。雖然隻有短短一個時辰,但絳城城門關閉,士卒上城,城內淨街,如臨大敵。派來的那名大夫指揮他們列陣準備戰鬥。雖然隻是虛驚一場,但也足夠驚心動魄。那些半大的孩子經過此事後,似乎都長大了不少。

在到達絳城後訓練了大約一個月,各縣征發來的約一千戶已經訓練完畢,在前來接收的平陽尉率領下,開進平陽。

一進入平陽,他們就接受了一個驚喜:平陽征召了一千女孩,為他們婚配。一個多月前,平陽就下達了征召令,命令各裡選良家未婚女子,與這些新來的移民婚配。所謂“良家”,字麵上的意思是沒有犯罪記錄,從事正當行業的家庭,但事實上,那些豪門大族首當其衝。那些家族自然不會獻出親生的女兒。韓人一般聚族而居,大族往往從那些家臣,甚至奴仆中中挑選女兒,過繼到自己名下,獻給秦人。而那些普通農民自然隻能把自己的女兒獻出來。從事商業的人不屬於“良家”,沒有資格獻女兒。這種事在當時引起的抵抗,並沒有今天想像的那麼大。女兒總是要嫁人的,嫁給初來的秦人,也不失為一個出路。能夠和秦人拉上親戚,有些人還求之不得!

平陽征發了那些逆旅,給新來的秦人居住,也就兼作新房。那些半大的男孩就這樣和那些半大的女孩組成了家庭。蓋聶也被分派到一個女孩,是一名還算有頭有臉的韓人的女兒。當夜,兩人都有些害羞,麵對麵坐了半夜,忍不住困,各自昏昏睡著了。

新到的移民雖有種種福利,每天的任務也十分繁重。目前正是九月中,各地征來的糧食要晾曬入倉。新來的移民被直接編入治安部隊,一方麵監督糧食入倉,一方麵還要承擔警戒任務,每天都過得十分充實。

糧食入倉後,就是秦曆新年。這些移民們被要求趁著過年的機會,回拜女方家長。每天安排一百人,十天拜訪完畢。回拜的禮物也由縣裡統一安排,每人一斤肉,一鬥酒。

蓋聶被安排在十月初三。那一天,他和還沒有圓過房的妻子拎著酒和肉,去往女方家中。女方家住在城外十裡,是一個有著十來戶族人的大族,耕種著一大片農田。他們提前得到通知,蓋聶將在初三日來訪。雖然不知道蓋聶是個什麼人,但既然是上麵通知下來的,總要當個事來辦。族長當日約了幾名長老,會同女方的父親,一起迎到裡口。蓋聶行了大禮,參見了族長、長老和嶽父,獻上酒肉。那些人都是庶人,並非貴族,並不懂那些禮儀,見蓋聶恭敬有禮,女兒也似乎沒有受委屈,自然歡心,接到族長家,炊粥相待。

蓋聶並不擅言談,隻是憨憨地笑。落在那些人眼中,則是老實本分的象征。長老問起蓋聶的家世,知道他是一名秦國將軍的庶子,由於將軍臨陣叛變,投降了趙國,全家有罪,發配到河東。這些事雖然大,但在平陽鄉間,卻也聞所未聞,大家都感到新鮮。

各被分配了汾上的土地百畝。兩家成年的男孩都入了籍,負責成為河東的編戶,開始耕種為生的農民生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