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陛下,西北方向發現一股敵軍,旗子上寫的順字,似是李闖賊的主力大軍到了!”
不等朱連解釋,一個斥候飛奔而來,單膝下跪報信。
此言一出,在場的官員,守城的兵士紛紛變了臉色,齊刷刷看向西北。
京師久無戰事,上一次打仗還是在崇禎二年。
那一戰,死了太多人。
趙率教、滿桂、孫祖壽、麻登雲、黑雲龍、朱國彥,還有一個被淩遲的袁崇煥。
十多年過去了,這些人似乎已經被遺忘了。
同樣被遺忘的,還有戰爭的殘酷。
朱連接過千裡眼,往西北方向看去。
果不其然,一支順軍騎兵正朝京師的方向疾馳而來。在他們前麵有幾個零星的騎兵正玩命的策馬狂奔,不用想那些都是明軍的探馬。
不多時,這些騎兵便到了明軍火炮射程之外。
他們沒有排成隊列前進,而是成片的散開。
這麼做隻有一個目的:減少明軍炮火對他們造成的傷害。
明軍火炮種類繁多,炮彈主要有兩種,大個的實心彈或百子連珠彈,前者射程遠,後者殺傷麵廣。(開花彈也有,但隻有熟練的炮手才能發射開花彈,即便如此失誤的情況還是經常發生,所以實戰中很少使用。)
所有的火炮中紅夷大炮射程最遠,可以達到兩千米左右。但這隻是理論上的最大射程,射程越遠使用的火藥量越多,使用的火藥量越多炸膛的風險也越大。
天啟元年成書的《武備誌》,對火炮彈藥的裝填量有嚴格的量化要求。減少炸膛風險的同時,增加火炮的壽命。
追到明軍火炮射程附近時,追兵停止了追擊。
城上的守軍不甘心,有人用火炮朝那些騎兵發射了一枚炮彈。
不出意外的落空了。
李邦華放下千裡眼,眉毛擰成了一團,指著正在挖土的順軍問道:“陛下為何說他們不是來掘戰壕的?”
“夜黑風高,城上的人看不到,如果是掘戰壕,為何不在晚上掘?”
“白天掘土隻有一個目的,就是用這些人命試探出各個城門上守軍和火炮的數量,等攻城的時候選一個火炮最少的城門進攻,將傷亡會降到最低。不出意外的話,其他城門外也有流賊在掘土!”
果不其然,其他城門的方向傳來了間歇性的炮火聲。
通過千裡眼可以看到,距離他們最近的西便門外同樣有一夥流賊正在掘土。
西便門的守軍操縱火炮進行射擊,有些炮彈射程不夠,有些炮彈直接飛躍了那些人的頭頂,還有一些擊中了掘土的流賊,鮮血四濺,死傷數人!
李邦華皺著眉還是有些不解:“陛下,這些人隻在遠處掘土,守軍隻用寥寥數門火炮進行反擊。如此一來,他們根本無法判斷出各城門守軍人數和火炮數量,不是白白送死嗎?”
其他大臣與李邦華有著同樣的疑惑。
隻在遠處挖戰壕,什麼都測試不出來。
朱連想了想搖頭:“不,不是白白送死,一會他們會攻城!”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