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魯密銃能破甲,建奴你等著(2 / 2)

“不知陛下駕臨工部有什麼吩咐?”見崇禎不說話,陳必謙站了出來。

崇禎沒有立刻說話,沉吟片刻後才問:“你們工部有建奴重步兵的甲胄嗎?”

“有,臣這就安排人取來。”

陳必謙吩咐人從後麵的庫房將甲胄拿出,遞到崇禎麵前,並說道:“這是我朝十一年在遼西繳獲的戰甲,被送到工部用來研究。”

崇禎看著麵前的鐵甲,眉頭緊鎖。

這副甲胄由兩套甲組成。

一套棉甲,一套鐵甲。

棉甲就是明軍常用的棉甲,上麵鑲嵌了許多銅釘。

另一套是重甲,與宋代的步人甲非常相似。

甲胄上遍布彈丸和箭矢的痕跡,顯然工部沒少用他做研究。

這套重甲製作非常精良,雖然時間過了這麼久,但生鏽的地方卻寥寥無幾,甚至有些地方還反射出藍光,顯然做過防鏽處理。

他輕輕彎折上麵的甲片,眉宇間的褶皺更深了。

是鋼!

鋼在那個時代製造成本非常高,碳含量高了是生鐵,碳含量低了是熟鐵,隻有含碳量在0.02-2.11%的鐵才能稱之為鋼。

重甲覆蓋麵非常大,頭上有頭盔,上半身是胸甲,下半身是裙甲,腿部有擋板,脖子,腋下,麵部均有防護。

如果穿上這身盔甲,再拿上武器。彆說明軍了,就是他這個穿越者看了也頭皮發麻。

崇禎將重甲放在桌子上,抬頭問道:“諸位研究了六年,有什麼結果嗎?”

陳必謙畢恭畢敬的回答:“回陛下,目前能穿破這套甲胄的隻有三種火器。”

“第一種魯密銃,第二種是佛朗機,第三種是火炮。我軍裝備最多的鳥銃雖然能打穿重甲,但敵人在棉甲的保護下亦能做到無傷。”

崇禎想了想,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魯密銃是趙士楨改進的一種火繩槍,原型是土耳其魯密國所進貢的火繩槍。

《武備誌》中記載:鳥銃:唯魯密銃最遠最毒。

果不其然,陳必謙補充道:“魯密銃能射百步(明代一步約1.5米),據臣等實測,在五十步外能大傷披甲之人!”

不對啊...

崇禎反問:“朕記得萬曆三十年以後我軍就裝備了不少魯密銃,而且大部分都配發給了遼東軍,為何鮮有戰績?”

陳必謙臉色瞬間慘白,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崇禎猛地一拍桌子,臉色嚴肅:“萬曆年間的事,你到現在還不敢說嗎?”

陳必謙慌亂之中雙膝一軟,跪在地上;“臣說,這就說。”

“當時魯密銃仿製成功後交由工部製作,第一批魯密銃質量非常好。隨著工部官員偷工減料,中飽私囊,導致後麵魯密銃質量不合格,使用時經常炸膛,邊軍就不願意使用了。”

“再往後,朝廷將製作火器的權利交給邊軍,他們要麼鑄造技術不行,要麼將領貪墨,製造的魯密銃甚至不如工部的好,所以魯密銃到現在都沒有什麼戰績。”

崇禎寒著臉思考片刻後,重重的哼了一聲。

幾十年前那些人死的死,埋的埋。

如果想追究責任隻能挖墳了。

當務之急是製造合適的火器,追究那些反而會浪費人力物力。

既然有三種火器能穿破建奴重甲,理論上同時製作才好。.

但以工部目前的製作速度,不現實。

火炮和佛朗機銃暫時也不考慮,這玩意的殺傷力雖然足夠,但弊病十分明顯:重。

炮兵需用馬車、牛車牽引才能轉移戰場。

在平原地帶,一旦與步兵軍陣分開,這些炮兵將會成為建奴騎兵的活靶子。

“朕給你兩個月時間,在不耽誤其他常用火器製作的前提下,最多能製造多少魯密銃?”

“這些魯密銃有兩個要求;第一,必須能擊穿這套甲胄。第二,這些魯密銃全部製作成自生火銃,焦勖應該明白朕的意思。至於自生火銃不合理的地方,朕已經寫在紙上,一會王承恩會交給你。”

末了,崇禎又加了一句:“錢不是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