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密雲。密雲距離京師百裡,如果建奴攻下密雲,那麼京師將暴露在建奴的兵鋒之下。”其餘人紛紛附和。
崇禎緩緩搖頭:“錯,大錯特錯!”
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他將手中的塘報放到了龍書案上,繼續說道:“從牆子嶺入關的建奴隻有兩萬餘人,就算他們攻下密雲又能如何?”
“他們敢進攻京師嗎?就算敢來,你們覺得建奴能攻下京師嗎?”
眾人同時搖頭。
李自成十多萬人攻打京師,用儘了各種辦法,不但沒能攻下京師,反而損兵折將敗退大同。
建奴區區兩萬人,他們怎麼敢?
“諸位都知道建奴善野戰不善攻城,而我大明關內之兵善守城不善野戰,建奴不會蠢用自己的劣勢對抗我軍的優勢。”
“除非,他們有十足的把握!”
聽著崇禎的分析,在場的大部分學子們紛紛點頭,對崇禎的戰略分析表示認同。
不過也有人不認同,一個學生站出來說道:“陛下,建奴入關搶奪錢財,劫掠百姓。為了大明百姓,應堅守每一座城池,確保山河無憂。”
“好,說的好!”崇禎直接站了起來,“前提是能守住,不投降。試問諸位,朕如果把邊關的城池交給你們,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你和你的守軍能做到誓死不降嗎?”
大部分人都沉默了。
一個人守城可以做到誓死不降,十個人呢?
一百,一千,甚是一萬人呢?
沒人敢作保證。
人和人不同,有人以死明誌,有人貪生怕死。
這是人性,隻要是活人就無法避免。
崇禎淡淡一笑:“所以說,遇事不能空談,要把實際情況和人性考慮進去。”
“有的城池本就矮小,守城器械均已廢弛,守軍也是老弱病殘無法抵抗。守城的主將為保全城百姓的安危,投降了。等我軍一到,又立刻歸降。”
“用剛才的標準的評判,他保護了大明子民的安危,卻讓城池反複易主,你們說這個主將有罪嗎?”
眾人不說話,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守將看似投降了,確好像又沒投降。
“當然,朕不想看到這種情況,可這種情況確確實實的發生了。”
“所以說,有些時候不是非黑即白的場麵,也不要認死理!”
“同理!治理國家,治理官員,治理百姓也是如此。隻要治理得當用人得當,哪怕貪生怕死之徒也能隨著衝鋒的號角奮勇殺敵!”
“如此方能成為大才!”
“朕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看到你們的身影,接到你們的題本,看到大明的繁華。”
在場的學子們紛紛動容,本想下跪謝恩時想起議政前崇禎刻意交代過。今日是以老師和學生的身份相處,沒有君臣之禮。
他們同時拱手施禮:“多謝陛下教誨!”
“好了,等議政結束回去後,你們分彆給朕寫一封信。把你們想做的事,遇到的困難,發現的弊政,看到的不公之事,遇到的不法之人都可以寫進去。”
“朕給你們機會,希望你們也不要辜負朕的希望。”
“我等謹記在心!”
學生們的話音剛落,李邦華緩步走進了大殿。
他看到學生們後先是微微一怔,隨後一臉平靜的走到眾人前麵對著崇禎躬身施禮:“陛下,李邦華奉旨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