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轟隆!
馬蹄踩在大地上,聲音悅耳又肅殺。
明軍箭矢不停,除了極個彆八旗兵被射落馬下外,絕大多數人都安然無恙。
四十步!
建奴第一波箭雨到了,他們用的不是拋射法,而是平射。用的都是破甲錐箭,角度儘量壓低,即便射不中人也能給馬造成傷害。
雖然射中馬隻會讓馬吃痛增加速度,但也容易讓戰馬吃痛不受控製。
第一波箭矢剛剛射出,八旗兵紛紛從箭袋裡抽出箭矢,再次張弓搭箭。
與騎兵對戰,四十步射第一箭是八旗兵的慣例。
因為雙方騎兵是麵對麵衝鋒,第一箭射出後雙方的距離會來到二十多步。
伸手去箭袋拿箭,張弓搭箭大概需要兩到三秒。(這裡用現代時間換算,否則解釋不清。)
而這兩三秒後,雙方的距離又會減少到十多步。
此時有兩種選擇,一個是簡單瞄準後放箭;另一個是精確瞄準五步射麵。
破空聲不斷,雙方騎兵紛紛中箭。
有人肩膀中箭,有人大腿中箭,還有人胸口中箭。
甚至有極個彆騎兵被箭矢射落馬下。
由於騎兵的弓威力並不大,再加上有甲胄保護(不同部位甲胄厚度不一樣),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沒受傷,或者受了一些輕傷。
三十步!
明軍第二波箭矢刺破空氣,朝建奴射了過去。
副將馬岱用最快的速度向左右看了看,除了身邊的扛旗兵身上插了不少箭矢,其他人身上並沒有明顯傷痕。
由於扛旗兵和他一樣都穿了暗甲,所以並沒有受傷。
射完箭後明軍紛紛將弓放進弓囊裡,右手向下,抓住了馬刀的刀柄。
這個小動作被遏必隆看的清清楚楚,此時他正左手持弓右手拿箭,瞄準扛旗兵身邊的明軍。
明軍想肉搏!
他快速將箭矢射出去,對著身邊兩個扛旗兵往左右揮手。
意思是兩人一個往左,一個往右,製造一個缺口把明軍放出去,不給明軍肉搏的機會。
二十步!
明軍同時拔刀,催動胯下戰馬用最快的速度衝了上來。他們抓著韁繩的左手高高舉起,儘量用手部和肘部遮擋麵部。
畢竟近距離的貼臉箭死亡率極高。
“殺!”帶頭的扛旗兵喊破了喉嚨!
遏必隆的本意是製造一個缺口把明軍放出去,然後重整隊伍再次向明軍衝鋒。
但雙方戰馬速度太快了,眨眼間就到了眼前。
大部分戰馬會循著戰馬與戰馬之間的縫隙鑽出去,少部分戰馬會因為無路可走而緊急刹停,將它們身上的騎兵摔下馬。..
明軍一前一後兩個橫隊,前隊快速衝鋒將建奴陣型打亂,並依靠速度優勢將對方砍死砍傷。
後隊速度則比前隊慢一些,在前隊衝鋒過後的路上對建奴傷兵進行補刀。
僅僅一個衝鋒,建奴騎兵就損失了二三十人,更有四五十人身上掛了彩。
八旗兵則在匆忙之中射出箭矢,一邊用長弓抵擋明軍,一邊拔刀迎戰。
遏必隆畢竟是鑲黃旗人,早就見慣了大場麵。
在將手中的箭矢射向明軍後,他伸手拔出了馬刀,並高高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