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有心救援大名府,京師也沒有可派之兵。
吳三桂在山海關防備建奴,不能動。
王永吉和高第在薊州組成二道防線,也不能輕舉妄動。
黃得功在密雲與多爾袞對峙,更不能動。
唐通在居庸關,鎮守京師北門戶,一旦閻應元的宣府鎮失守,居庸關將是京師最後一道屏障。
還是不能動!
太難了...
李邦華有種生無可戀的感覺,流賊和建奴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一個在關外,一個在關內,將大明朝攪得天翻地覆。
怎麼辦?
是任由李自成做大做強?還是冒險派兵前去馳援?
援兵將李自成擊敗還好,如果不敵,大明朝將自食惡果。
更關鍵的是,就算援兵將李自成擊退。
一旦建奴衝出黃得功的包圍,或者宣府鎮失守,那麼京師將岌岌可危。
李邦華猶豫良久後搖著頭說道:“如果非要派兵支援的話,也隻有薊州的王永吉和高第可以用。”
“但是...薊州之兵除了王永吉的三千多騎兵外,其餘都是守軍,與李闖賊作戰並無多少勝算。”
李邦華的意思很明顯,現在的大明朝承受不起失敗。
如果非要派王永吉他們馳援大名府,周遇吉戰敗帶來的影響可能會再次發生。
崇禎深諳此理。
他緊閉雙眼,思考著對敵之策。
李自成用的是圍而不攻之策,大名府有一個月的存糧,就算派兵去救也不用急於一時。
山海關的濟爾哈朗雖然隻是佯攻,可是一旦發現吳三桂有異動,他會毫不猶豫的下達進攻命令。
密雲的多爾袞雖然與黃得功發生了小規模衝突,但是看不到他進攻的欲望和時機。
宣府的多鐸則全力圍攻宣府鎮,誓要將閻應元和宣府鎮踏平。
崇禎睜開眼,看著李邦華說道:“李閣老,朕以為大名府可以救。”
“陛下...”
“李閣老不要急,先聽朕說!”李邦華剛要說話被崇禎打斷。
李邦華無奈的點點頭,畢恭畢敬的站在原地認真的聽了起來。
“陛下,臣...”李若璉正打算離開,被崇禎伸手製止。
“你在一旁聽著就行,不必離開。”
崇禎的目光再次看向李邦華:“李閣老,朕的意思是先擊潰多爾袞或者多鐸所部人馬,迫使其退外關外,然後再派兵馳援大名府與李自成決戰。”
李邦華不說話。
道理他都懂,問題是怎麼擊敗建奴?誰能擊敗建奴?
他們在關外數次擊敗大明邊軍精銳,戰力可想而知。京師附近之兵,除了黃得功有一戰之力外,其他人基本沒有勝算。
崇禎繼續說道:“朕打算給多爾袞使一出漫天過哈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