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大的物質供應下,這些騎兵一個個吃的膀大腰圓,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
除了這些,李性忠還會不定期地給有功的將領和士兵說媒,幫他們早日成婚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
朝廷在亂世之下幫他們娶妻生子,士兵敢不用命?
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作用下,這支騎兵勇猛且忠誠。
互放火器和箭矢後,雙方騎兵短兵相接。
“殺!”明軍騎兵手持三眼銃,對準八旗兵的腦袋狠狠砸了下去。
八旗兵來不及躲閃,隻能舉刀格擋。
戰場殺敵比拚的是技巧,反應力和持續作戰的體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力量!
一力降十會!
在巨大的力量衝擊下,八旗兵手腕直接脫臼,腰刀也掉在地上。三眼銃餘威不減,狠狠地砸在他的鐵盔上。
鐵盔凹陷時將頭骨擠碎,整個人兩眼僵直失去了光芒。
不等這個八旗兵倒下,另一個八旗兵衝上來頂替了位置。
戰場上沒有花裡胡哨的動作,全都是最簡單的殺人技!
明軍在殺人,八旗兵也在殺人。
每一次鮮血噴湧,就有一條鮮活的生命離去。
隨著哀嚎聲嘎然而止,又有人與世長辭。
“報,蒙古騎兵去而複返,欲與建奴騎兵對我軍形成前後夾擊之勢!”探馬第一時間將消息告訴李性忠。
“報!明軍步兵軍陣正在緩緩移動,似乎要和明軍騎兵對我軍形成前後夾擊之勢!”豪格也得到了類似的消息。
李性忠和豪格同時抬起頭看向遠方。
戰場上出現了複雜卻不混亂的一幕。
人山人海中,各方勢力層次分明。
從北到南分彆是蒙古騎兵,明軍騎兵,八旗兵,明軍步兵。
被夾在中間的明軍騎兵和八旗騎兵十分危險,隨時都有被前後夾擊的可能。
八旗騎兵的位置不但危險,還很尷尬。
騎兵的優勢是機動性,放風箏。
一旦陷入陣地戰,騎兵優勢蕩然無存。
眼見明軍步兵正緩緩逼近,豪格立刻下達軍令:“傳令全軍,邊戰邊往東邊退。”
與此同時李性忠也下達了軍令:“傳令各部騎兵,邊戰邊往西邊退。”
一波箭雨過後,正在鏖戰的雙方同時撤退。
八旗兵往東退,明軍往西退。
各退三裡後,雙方停下腳步。
“向賀錦所部靠攏!”李性忠下令。
“與蒙古騎兵合兵一處!”豪格也下令道。
短暫休整後,雙方再次列陣對壘。
明軍在西,蒙古騎兵和八旗兵在東。
傍晚的草原格外寧靜,除了徐徐風聲隻有戰馬的嘶鳴聲。
夕陽的餘暉將士兵和戰馬染成金黃色,宛如下界的天兵莊嚴而又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