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撫司看似是給了他們選擇的權利,實際上他們根本沒得選。
今天不當經銷商,明天就有可能因為對著天空打了個噴嚏被鎮撫司以不敬上天為由抄家問罪。
錢再重要,也沒命重要!
商人都是人精,其他人猶豫片刻後也跟著站起來表態,表示願意當經銷商。
王忠很高興,端起酒杯和商人們暢飲起來。
接下來王忠開始向眾人解釋合作細節以及其他注意事項。
五天後,雙方簽訂契約。
半個月後,契約的原件和一箱箱銀子從西安出發運往京師。
崇禎十九年臘月末,全國各地錦衣衛送來的契約和銀子堆積在內帑府庫之中。
“皇爺,第一批一萬塊香皂已經運往全國各地,十五萬兩白銀也已入庫,這是賬本。”乾清宮內,王承恩走到崇禎身邊說道。
“嗯,”崇禎接過賬本後看了一眼:“內廷製作香皂的成本計算過嗎?”
“算過,每塊香皂成本不超一兩銀子。”王承恩回答。
“多少?”崇禎抬起頭,眼睛裡寫滿了不可思議,“你們沒算錯吧?”
“沒算錯!”王承恩認真回答:“京師每頭彘(豬)的售價在十五兩銀子左右,每頭彘根據肥瘦不同可製作十五到二十塊香皂。”
“因為製作香皂隻用肥肉和板油,剩下的肉還有很多,所以綜合計算下來香皂成本並不高。”
“現在製約香皂產量的因素有二,一是京師附近彘的數量,二是宮裡人手。”
“嗯”崇禎欣慰地點了點頭,對這門生意愈發重視起來。
他之所以重視有兩個原因。
一方麵是經濟因素。
香皂生意帶來的暴利可以增加內帑收入,緩解財政壓力。
另一方麵是政治因素。
此前他拉攏打壓地方士紳的政策理論沒問題,但也僅限於理論沒問題。
通過錦衣衛反饋的消息,他意識到自己的理論太過理想化,實際執行時困難重重。
崇禎的想法是讓地方士紳內鬥,把朝廷和地方士紳的矛盾轉移到士紳和士紳之間。
但
治理地方的官員不這麼想,地方士紳也不會這麼做。
在地方官員眼裡,穩定是頭等大事!
任何讓地方亂的行為都會被禁止!
士紳內鬥造成的影響不比民變小,除非某個士紳做了窮凶極惡之事且證據確鑿,否則地方官員不會落下手中的大棒痛下殺手。
因為士紳在十裡八鄉都很有名,百姓們會自發地相信士紳,並支持士紳。
要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就動手,反而會激起百姓民變!
而且。
士紳之間互相都有聯係,他們會通過自己的方式把矛盾解決掉,而不是讓官府介入。
因為很多官員在處理問題時會兩頭吃,吃完原告吃被告。
到頭來原告和被告利益受損,唯一獲利的是地方官員!
看完李若璉從南方送來的一封封密信後,崇禎知道短時間內動不了士紳階級。
不過他沒有放棄。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換個思路,先從商人開始。
經銷商製度旨在拉攏各省的大商人,等香皂的生意穩定後,商人們會意識到他們部分利益來自皇帝。
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會潛意識的維護皇帝!
有了這些大商人的支持,崇禎接下來的貨幣改革會輕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