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吧,”崇禎揮了揮手。
李進起身的同時,範景文從懷裡拿出一枚嶄新雪白的銀幣:“這是工部第七次試鑄的銀幣,請陛下過目。”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將銀幣接到手,轉身快步來到崇禎身邊,小心翼翼地放到龍書案上。
崇禎拿起來掂了掂。
銀幣入手冰涼,質地圓潤,壓手感還不錯。
拿在手裡仔細看。
銀幣光澤柔和,整體為潤白色。
銀幣正麵中間寫有大明圓寶四個字,上麵一行小字寫著崇禎二十一年製。
之所以用圓寶而不是元寶,主要是諱朱元璋的元。
再加上銀幣是圓形,所以定名為大明圓寶。
銀幣背麵中間寫著一兩,周圍搭配著精致複雜的紋路。既能起到裝飾作用,又能起到防偽作用。
崇禎看完之後總結出三個字:很精致。
“陛下,”李進開始介紹:“每枚銀幣重一兩,其中銀九錢一厘,銅九厘。在實際鑄造過程中會產生浮動,但不多。”
“嗯,”崇禎點了下頭後問:“為什麼是這個比例?”
“主要是增加私鑄的難度,”李進解釋起來:“銀幣含的銀越多,顏色越白,質地越軟;銅越多,顏色越暗,質地越硬。”
“現在的銀幣軟硬適中,使勁咬的話能用牙咬出痕跡卻又咬不壞。”
“私鑄者為了謀利,肯定在私鑄時會削減銀的比例,並往裡麵添加銅,鐵,白銅或者鉛。”
“加銅,鐵,白銅不但會使銀幣變暗,還讓導致銀幣變硬咬不動。”
“加鉛呢?”崇禎問。
“加鉛雖然能讓銀幣變軟,但成品的顏色比真錢暗很多!”
“除此之外還能用聽聲法,火烤法辨彆真偽!”
接下來的時間裡,李進詳細介紹了辨彆銀幣真偽的辦法。
崇禎聽得很認真。
幣製改革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貨幣是什麼?
國家信用的體現!
銀子之所以成為明朝主流貨幣,最關鍵的原因是自身價值屬性高,且不好造假。
老百姓用牙咬一下就能辨彆真偽。
所以發行銀幣首先要考慮造假問題。
如果造假難度很低,那麼新幣很快就會遭遇信譽危機。
最終導致幣製改革失敗。
有大量銀子的守舊派為了保證資產不縮水,會用各種方法抵製新幣。
如私鑄,造假擾亂市場等。
這些都是挑戰!
聽完辨彆真偽的方法後,崇禎想了想:“就按照這版的樣式鑄幣吧!除了南北兩京外,還要在各省設立鑄幣處。”
“請問陛下何時開始鑄幣?”
“現在就可以開始了,鑄出來的錢先不要拿出來,放入府庫備用。”
“遵旨,”範景文認真記下後又問道:“臣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範尚書請講。”
“據工部計算,鑄造一枚銀幣的綜合成本約在九錢四厘左右。每換一枚銀幣,朝廷就有六厘的利潤,請問陛下打算如何處置這些錢?”
“一半上交朝廷,一半歸地方衙門作為常費自行處置。”崇禎認真思考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