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論匈奴(1 / 2)

漠北疆場 越小峰 2320 字 9個月前

第 36 章論匈奴

說完,蒙恬又到“那兄弟對匈奴有什麼了解沒有?說來我了解了解!”越峰想了一下“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西遷過程中融合了 月氏、 樓蘭、 烏孫、 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的人。所以才有了現在的規模!匈奴的政權機構共分三個部分,一是單於庭,他直轄的地區在匈奴中部;二是左賢王庭,他直轄的地區在匈奴東部;三是右賢王庭,他直轄的地區在匈奴西部。

單於總攬軍政大權,單於和左右賢王各在自己的轄區內組織軍隊並實行統治,左右賢王是匈奴政權東西兩個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匈奴人以左為上,因此,單於之下以左賢王為貴,因此權利和地位要比右賢王高。左右賢王之下是左右穀蠡王,左右穀蠡王亦各建官僚機構於其所轄牧地,穀蠡王之下則有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胥等候等二十四長,他們被稱為“萬騎”,二十四個萬騎之下各設千長(千騎長)、百長(百騎長)、什長(什騎長),郫小王、相、封都尉等官,這些都尉、當戶等也是帶兵官他們各以權力優劣、部隊多少分高下。

匈奴有完善的軍事裝備。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雙重角色,平時是作為交通工具,戰時則成為戰馬。匈奴兵“儘為甲騎”、“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匈奴兵器主要有弓、箭鏃、弩機、刀、劍、戈、矛、斧、流星錘等。匈奴人不像大秦士兵靠盾牌保護自己,而代之以更省勁、更堅固的 盔甲來裝備自身,形成“儘為甲騎”、機動靈活而又強大的匈奴 騎兵。

匈奴人主要以狩獵、遊牧及畜牧為主,依靠的畜牧主要有馬、牛、羊三種,其中又以馬最為重要。在飲食當中,肉、**品尤為普遍,有時會食用魚類。其生活地點常隨著季節轉移至其他地方。匈奴人用畜衣作衣服,他們很早就製作褲子、 長靴、長袍、 尖帽或風帽,無論在行重或保暖方麵,都很適應當地的生活。住的地方叫穹廬,是氈帳所製的帳幕,需以木條作柱梁。並使用各種陶器及金屬器。匈奴人不僅有耕田產穀,還建有穀倉來藏穀。除在本部耕種外,在西域還有騎田。匈奴人也十分重視商業交換,以牲畜去換取奢侈品。常與秦人互市交易,根據對匈奴精兵30餘萬推算,以五口出一介卒,則匈奴人口應當在150萬至200萬之間。這就是我對匈奴人的了解了,所以這次我想實際的去看一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