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 扶蘇北上
在越峰他們忙碌的時候,從鹹陽出發的一支宣旨隊伍走在了去上郡的官道上。
作為宣旨特使的扶蘇,正在想著自己的事情。
公子扶蘇,是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但也是位無政治經驗的人物,在麵對複雜的政治背景下,無法應對選擇自殺,一方麵單純的可笑,一方麵是因為皇帝製度的難違。
他認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貶到上郡監蒙恬軍。
秦始皇死後,趙高等人害怕扶蘇即位執政,便偽造詔書,指責扶蘇在邊疆和蒙恬屯兵期間,「為人不孝」、「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上書直言誹謗」,逼其自殺。
因其母鄭妃是鄭國人,喜歡吟唱當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蘇》,始皇便將兩人之子取名“扶蘇”,“扶蘇”是古人對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出於詩經,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顯見對此子寄托著無限的期望。
年少時的扶蘇機智聰穎,生具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因此在政見上,經常與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馳。
秦始皇偏執的認為這是扶蘇性格軟弱所致,於是下旨讓扶蘇協助大將軍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養出一個剛毅**的扶蘇。
扶蘇也沒有讓秦始皇失望,幾年的塞外征戰果然使扶蘇成長得與眾不同,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敏銳的洞察力與出色的指揮才能讓眾多的邊防將領自歎弗如。
他愛民如子、謙遜待人更深得廣大百姓的愛戴與推崇。大秦的百姓都認為公子扶蘇是秦國最好的國君人選,而且在一些有遠見的官員之中也都支持扶蘇,就比如蒙恬,蒙毅等人。
就在扶蘇熱切期待回到朝堂一展宏圖之時,始皇一旨詔書傳至上郡,竟是責備他辦事不利,賜其與將軍蒙恬自儘。扶蘇悲憤交加,便自刎。
秦始皇統—中國後,扶蘇曾多次議政,對於治國、安定天下頗有見地。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盧生等人議論皇帝,並雙雙逃走。秦始皇聽到消息後極為憤怒,下令禦史進行追查,把460多名儒生全部“阮之之鹹陽”。
身為秦始皇長子的扶蘇不同意父親焚書坑懦的舉措,多次上書諫議,勸阻秦始皇。他認為“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
希望皇帝明察秋毫,趕快中止錯誤的舉動。扶蘇的勸諫觸怒了秦始皇。被秦始皇派到北方,在上郡蒙恬的大軍裡麵鍛煉。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贏政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時不幸病逝。
秦始皇臨終以前,曾為璽書召令扶蘇至鹹陽主持喪事並繼承帝位。但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與秦始皇的小兒子趙胡亥陰謀篡改始皇帝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即皇帝位。
同時另書賜蒙恬和扶蘇死,並“數以罪”。胡亥的使者奉書到上郡,扶蘇打開詔書知必死無疑,遂準備自殺 。
大將蒙恬曾經起疑心,力勸扶蘇不要輕生,“請複請,複請而後死,未暮也。”
但扶蘇為人寬厚仁義,不願背禮,旋即自殺於上郡軍中。 對於扶蘇的死有多種說法,許多人對史書的記載持懷疑的態度,至今尚未定論。
一部分人認為扶蘇識破了趙高等人的計謀,隻是因為天下初定,不願挑起戰爭,也不願和自己的兄弟兵戎相見,避免不必要的爭端,才毅然自儘。
但扶蘇這種做法相對來說是不正確的,如果他成為皇帝,那中國的曆史恐怕就要重新改寫了。
此時扶蘇想的事情就是離開鹹陽之前,嬴政對他說的話。為了讓扶蘇北上,嬴政專門的把他召集到了一邊,本來扶蘇奇怪,自己的父皇怎麼就叫自己去上郡傳旨了。
嬴政的話使他放下了好奇。在臨出鹹陽前,就在嬴政的宮中,就隻有他們父子兩人。嬴政難得展現出父愛的一麵“我兒,可知,這次為什麼叫你去上郡?”
扶蘇搖頭“這點孩兒不知!還請父皇指點。”
嬴政說到“這蒙恬和越峰都是我大秦難得的將才,最主要的是,他們手裡掌握了我大秦最精銳的軍隊。他們兩人的軍隊,作戰能力肯定是我大秦最強悍的,這點毋庸置疑。就算是關中軍團在他們的軍團前麵都不一定能夠打贏。
這次讓你去上郡,就是好好的和這兩位將軍好好的認識一下。你可要好好的把握機會,你自小就性格柔弱,要好好的和他們學習一下。知道什麼叫著鐵血,把你性格的弱點好好的糾正一下。
尤其是越峰,每次作戰都是深入敵人的內部,把敵人的內部攪得是天翻地覆。而且他們兩人,都非常的忠心。將來對於你的統治那是很有幫助的!切記不可和他們產生不和,要知道總有一天,你會用得上他們的!”
扶蘇受教“父皇,兒臣知道了,到了上郡,一定向他們虛心請教。”
嬴政點頭“希望如此吧!沒事你就去準備吧!”扶蘇行禮“是的父王,兒臣這就下去準備了!”經過準備的扶蘇,踏上了去上郡軍營的官道。一排排的樹木不斷後退,跟著扶蘇的內侍看到扶蘇想著心事就問到“公子,你在想什麼呢?這再有幾天,就可以到上郡的軍營了!”
扶蘇搖頭“沒有想什麼!隻是對這越峰將軍有點好奇而已,蒙恬將軍我是見過的。這越將軍雖然進宮過幾次,但是我卻是沒有見過。如此勇猛的將軍,你說該長成什麼樣?”
內侍搖頭“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連公子都不知道的人物,我們這些做內侍的怎麼可能知道!不過我好像宮裡流傳,說這蒙將軍和越將軍不和。整個秦國都知道,這次大戰越將軍的軍隊損失,之所以這麼大。就是蒙將軍有意的壓製的後果。更有人說,要不是越將軍命大,這次就戰死了!”
扶蘇就是一驚“哦,還有這樣的事情?這兩位將軍可都是我大秦的支柱,尤其是現在,越將軍馬上就晉升為驃騎將軍了,統領的軍隊就更多了!要是他們兩個不和,那我秦軍的戰鬥力不是大打折扣嗎?”
內侍還是搖頭“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不過這幾次大戰來看,北方的軍團不但沒有因為兩人的不和而戰力大減,反而是連年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