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泰山行(2 / 2)

胡湘也沒有出去去酒樓吃飯,就在客店吃了,叫來店小二,點些飯菜,不一會,一盤鹹菜,一盤花生米,一盆湯,一隻燒雞,一壺茶,幾個饅頭上來了,古代食物花樣少,食材也少。

“少爺,這兒的饅頭真白,”阿貴看著饅頭道。

胡湘一看,確實白,古代小麥是用石碾子,來回碾的,褪皮不徹底,蒸出的饅頭外表都是小麥色,後世的饅頭都是精麵粉製作,很白,口味也好。也有些人喜歡吃全麥的,更有營養,如俄羅斯的大列巴,在胡湘那時代也就流行起來,不過說實話真不好吃。

“我們這饅頭是用石硫磺熏蒸的,所以比較白,”店夥計說道。

胡湘拿起饅頭聞了聞,確實有股硫磺味。其實後世很多不良饅頭店為了饅頭變的白,也用硫磺熏蒸。

“小二,你們這裡是不是產硫磺呀?”胡湘問道。

“是的,客官,泰山南部的大汶口一帶,就有石硫磺,”店夥計道。

胡湘心裡驚喜,要知道硫磺是製造黑火藥的原料之一。

雖然胡湘在武安縣藥店,和大名府藥店也看到硫磺,但都是用以製藥用,量很少,也貴,要知道,打仗火藥的消耗量是巨大的,得大量供應才可以。

而且硫磺也是製造硫酸的原材料,硫酸可是重要的軍火原材料,是化工之母。

看來泰山沒有白來呀!這裡有硫磺礦。

“小二,這裡紅襖軍經常來嗎?”胡湘問道。

“來,經常有紅襖軍流竄過來,官軍也是經常出兵剿殺,”店夥計道。

“少爺,我們還上山嗎?要是碰見紅襖軍,被殺害了,那就不好了,”阿貴擔心道。

“紅襖軍,專殺富人,和金人,窮人不殺,他們是殺富濟貧的好漢,”店小人小聲說道。

紅襖軍是金朝末年山東、河北農民起義軍。在蒙古鐵騎侵金的同時,山東、河北地區的人民,紛紛舉行了反抗金朝黑暗統治的武裝起義,少者數萬人,多者至數十萬。起義者穿紅襖作標記,故名“紅襖軍”。現在紅襖軍頭領是李全,人稱李鐵槍。

次日早,胡湘和阿貴早早來到大街,吃過早飯,買了些乾糧,水囊也裝滿水,雇了輛驢車朝泰山方向去趕。

登泰山馬上不去,就留在客棧了,現在胡湘和阿貴身上穿的是普通道袍,金朝末年道教是很流行的,金人雖然信薩滿教,但不排斥道教。

後來胡湘打聽了解下,原來真有丘處機,是王重陽的徒弟。

約中午,來到泰山腳下,驢車已經不能上了,阿貴除給車夫結清商量好的費用外,胡湘又讓阿貴多給了15文,車夫高興的連聲道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