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阿貴就拾了很多柴火,看來能燒一個晚上了,胡湘和阿貴開始搭床,用石頭做支撐,上麵擔些木棍,橫的木棍和豎的木棍,上麵鋪了些乾草樹葉,最後上麵鋪了張羊皮,在床邊,用碎石頭圍個凹坑,做火盆用,做完這些天已經完成黑了。
阿貴用火鐮把火生著,篝火起來後,周圍亮了起來,要是能烤個紅薯就好了,可惜這個時代還沒有紅薯,在中學曆史課本上記載,紅薯是在中國明朝時期,一個福建人從呂宋島(菲律賓)偷帶到中國的,後人為了紀念他,還給他修了廟。如果有機會能出海了,得提前引入中國。
以前和阿貴出來,都是胡湘睡上房,現在在這荒郊野外,又隻有一個床,阿貴一直在火邊添柴,撥弄著火,
“阿貴,來床上躺會吧,這荒郊野外的,不要有主仆之分了,”胡湘道。
“少爺我坐著也能休息,”。
“彆惹我不高興了,坐著那能休息好,白天我們都累一天了,躺在一起我們還能抱團取暖,”,胡湘說道
在胡湘強烈要求下,阿貴才和胡湘並躺在一起。
兩人確實累了,不一會就進入夢鄉了。
半夜胡湘凍醒了,原來是火滅了,又添了些木柴和乾樹葉,把火盆引燃,阿貴還在沉睡中,其實白天阿貴比胡湘更累,阿貴要拿很多東西。
胡湘開始思索著。
在胡湘的未來發展規劃裡,要成立一個特戰分隊的,去執行些特殊的任務,胡湘在後世看到的特戰隊,也都是電影,電視,或者新聞片段,具體真正特戰隊怎麼係統訓練,胡湘就不知道了,記得後世有個很火的電影《衝出亞馬遜》就是描寫特種兵的。
今天的狩獵和戶外野營,胡湘也是有意識的體驗野外生存,特戰兵訓練都有這個科目,估計特戰兵野外生存比胡湘難度大多了,胡湘這個戶外生存就是民用訓練,和軍用訓練肯定不可同日而言了。看來以後成立特戰隊了,集思廣益的訓練了。
天蒙蒙亮,阿貴醒了,又往火盆裡添了些柴火,然後又去撿柴火去了。
附近的柴火昨天已經拾了,阿貴去遠處拾去了,等阿貴抱一大堆回來後,天已經大亮了。
“走,看看陷阱那怎麼樣了”胡湘說道。
胡湘和阿貴走了大約十幾分鐘,便來到昨天設置的陷阱處。
“少爺,你看,有隻野雞被套住了。”阿貴興奮說道,“我在去那邊在看看,”。
等阿貴回來,手裡拎了隻野兔。
“少爺,你看兔子,”
古代野生動植物還是多點,在胡湘後世的課本裡,有形容東北富饒,是這樣說的,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鍋裡頭。其實山東區域山區按自然條件比東北好多了,從溫度和降雨量都比東北多,後世因為人口稠密,野生動物生存環境被壓縮,數量減少了,這個時代山東山區人口還不是很多,環境還是純自然狀態,野生動物便多起來了。
把機關都撤掉,繩子收拾起來後,胡湘和阿貴來到了野營地。
叫花雞該上場了!
以前胡湘看某視頻美食,製作叫花雞,一直沒有機會嘗試,看來今天能滿足心願了。
胡湘叫阿貴去和泥,胡湘把野雞內臟取出,雞毛看來沒法拔了,其實最開始的叫花雞是不拔雞毛的,泥活好後,把黃泥塗到野雞身上,嚴嚴密密,弄好後,就放在火盆上,又加了柴火,兔子皮好扒。
兔子肉,阿貴比較輕車熟路,以前的下人,為了改善夥食,經常和彆的下人偷偷烤野動物肉。
叫花雞阿貴就不知道了,也感到稀奇,這個時代還沒有這個做法。
叫化雞最早記錄是明朝朱元璋時期。
兔子肉先烤熟了,阿貴往上麵撒了些鹽。
果然美味,有股原生的美味,雖然沒有如後世醃製,各種調料塗抹,味道濃烈,但也可以了。
吃完兔肉後,雞肉也該熟了,用石頭把泥外殼敲碎,野雞毛一拉和雞皮一塊脫落了。也熟透了,上麵加了些鹽,味道也可以。
戶外野營還算完美。
又喝了些水,該出發了,胡湘讓阿貴把火熄滅,其實在後世,這個季節泰山是嚴禁煙火的。